傳》主創帝都擺慶功宴!”
“《甄嬛傳》劇組在帝都舉行慶功宴,現場萬金宣佈退出娛樂圈!”
“一場別出心裁的慶功宴,《甄嬛傳》是最具創意的慶功宴了!”
“《甄嬛傳》慶功宴上,戲裡悽慘的安陵容在戲外卻有一份長達6年的戀情!”
……
眾多報道再一次的將《甄嬛傳》給推到了熱搜榜首,同時,關於《亮劍》的新聞也是終於報道了出來。
這方面,星火影視也是進行了一翻公關的。
林塵在慶功宴結束的時候專門接受了趙梓楚的採訪。
重點是替《亮劍》造勢。
於是,在其它媒體都是報道《甄嬛傳》慶功宴的時候,趙梓楚卻是回去開始寫起了這篇對林塵的專訪。
“抗日劇路在何方?讓我們一起期待《亮劍》這部電視劇!”
這篇文章洋洋灑灑趙梓楚寫的自己都感動了。
“縱觀現在的抗日劇,塑造“大英雄”和“打鬼子”的場面似乎成了一勞永逸的純粹戲劇性元素,而且每一次都是鬼子猥瑣愚蠢、抗戰英雄神乎其神的固定化模式。
為何?
這是因為這樣才有市場,這樣可以滿足觀劇大家與生俱來的虛榮心,但是卻是對我們浴血扞衛家國的先烈們的不敬。
一部《抗日奇俠》掀起了抗日雷劇的開端,飛刀殺鬼子,手撕鬼子,儼然就是武俠片。
一部《勝利在眼前》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劇中的生死交織、愛恨侵染就彷彿是一出言情劇,看的讓人恥辱。
另外一部《殺鬼子》更是把小日本拍的只會“八格牙魯、花姑娘咪西咪西”弱智,如果當時鬼子都是這樣,那麼抗戰怎麼會那般慘烈?
可是真正讓人感覺到異常難受的是這三部電視劇的收視率都是相當不錯。
正是因為如此,抗日雷劇才是一部接一部層出不窮。
可是我們終究希望電影人能夠有一點擔當,不要再娛樂抗日劇了。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大家一味的去還原歷史,如果這樣那跟紀錄片有何異議?
還原歷史需要做到的是大事不假、小事不拘才行,而不是一味的去娛樂。
如今的抗日劇中,歷史的真相與當下的真實已經被娛樂得無影無蹤,這絕非愛國主義,而是愚民主義。
林塵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這種氾濫和幼稚化傾向對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一味的由資本市場來進行判斷,只會是愚弄百姓、愚弄歷史。”
……
洋洋灑灑一篇文章寫完之後,趙梓楚又讓稽核編輯檢查了一翻,同時給林塵半個版面進行宣傳。
“主編,這樣發出去的話會不會站隊太早了?”
稽核編輯有點擔憂的說道:“畢竟目前《亮劍》都還未釋出呢,我們就搶先一步站隊?”
“我問你,《亮劍》誰是編劇?”
“林塵!”
“誰是導演?”
“林塵!”
“所以,還需要我說什麼嗎?”
丟下這句話趙梓楚就回到辦公室了,反倒是留下一臉懵逼的稽核編輯。
啥情況?
反倒是他的同事說道:“你還不明白嗎?那可是林塵啊,他在電視劇這一塊的實力還需要擔心嗎?”
是啊,有才的林塵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的。
這時,《甄嬛傳》慶功宴結束後的酒宴還在進行著。
林塵則和丁秋白聊著天。
“拍電影?”
林塵一楞。
“是的,《王的女人》和《甄嬛傳》兩部現像級的電視劇已經證明了我的能力。”
丁秋白笑著說道:“況且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這一次我準備再殺進電影圈。”
“本子定了嗎?”
“已經定了。”
丁秋白點頭說道:“屆時候還得你多給提一下經驗。”
“呵呵,好說。”
林塵笑著點頭,他本來還希望和丁秋白繼續合作呢,畢竟林塵明年準備放手電視劇了。
星火影視可以不簽約藝人,但是他需要培養幾位導演,以丁秋白的導演能力配上林塵的劇本,那肯定是神來殺神,佛來滅佛了。
可是,人各有志呢。
這話不對,準確的說是人往高處走,這應該是一點毛病都沒有的。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