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不易,所以對工作他是全心身投入,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的問題,他也是儘量的一碗水端平,做到不偏不倚。
張青雲指示他,讓他:“儘量不得罪人,不要怕得罪人,得罪人了不要怕!”這三句話,在工作中他經常對下面的人講,他自己也是認真根據此來踐行。
這一天,萬政治又走到黃陂區實地考察,跟著他一起的有國內和國外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現在黃陂新城的規劃已經到了最後攻關的時刻,但是此時黃陂區已經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了,已經規劃好的道路建設已經開始動工,整個新城區交通路線佈局也已經正式開始了。
為了迎接萬政治一行人,黃陂區區委書記左南山和區長楊太明兩人親自率領黃陂區相關幹部在新城開發管委會迎接,左南山這段時間也是意氣風發,腰桿挺直了很多。
港城城市擴張的第一站便是黃陂,黃陂新城建設是張市長新城市建設思路的第一次嘗試,而對黃陂區來說,左南山為了爭取到這樣一個機會已經艱苦卓絕的努力了3年多了。
一屆班子在任也就5年,左南山為此努力了3年多,可以想見現在他的心情。黃陂新城開發,光政府投資就是數百億,這其中還不包括外資、民間資本的大量湧入。
按照張青雲的規劃,黃陂新城的建設政府投資只佔相當少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都是需要社會資本來完成。按照規劃,黃陂新城的未來的商業區土地擇日就會拍賣出售,屆時政府和社會資本會有一次很好的互動。吸引社會資本來投資新城、建設新城,此時的投資,在今後若干年將會帶來成倍的利潤。為了更好的吸引投資,張青雲指示黃陂區委區政府引入公平競爭的機制,意向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力來出資參與新城建設,但是建設必須按照政府規劃進行。
至於建設後的產權問題則是企業和政府共有,按照股份制的原則,雙方友好協商不同的專案、不同的地域其比例不同。
其中在未來規劃的新城正中心,張青雲已經和紅桔集團以及伯格集團達成協議,政府將會以極低的地價給他們各自準備一片土地。伯格的集團需要土地來建設其在亞太區的總部,而紅桔集團將會用這塊土地來建設紅桔大樓,作為紅桔集團正式進入港城的標誌。
張青雲成功的將兩家重量級企業拉人了黃陂新城,立馬讓黃陂新城的身價大漲,另外張青雲又只是相關部門實行土地拍賣管制,即嚴禁對土地進行無限制的賣和低價賤賣,對目前尚未規劃或者尚未細化用途的土地禁止拍賣。
這樣一來,在此前很多人想象的土地拍賣狂潮並沒有出現,反而造成了地產商僧多肉少的場面,就目前來說成交的地價都高出此前大家的預計。
就在地價出現膠著狀態,很多人在觀望的時候,港城軌道交通規劃正式出爐,港城池鐵首先將從黃陂新城開始建設,而此前拍賣的數塊地就處於地鐵沿線。
這一來讓成功購買土地而忐忑不安的地產商們大喜過望,而讓那些沒有做出決斷,猶豫不決的她廬商扼腕後悔。這樣一種戲劇性變化,無形中讓港城包括周邊城市甚至黃海的很多有戰略眼光的投資人開始關注港城的新城開發。
張青雲也趁此機會不斷的向媒體和公眾耒闡述他的新城市理論,他本就是投資出身,對投資者的心理把握特別到位。他闡述的理論很多地方都是直指投資人的核心關切,讓人難以招架。
這樣做的直接結果就是每天來港城黃陂實地考察的投資人絡繹不絕,但是在張青雲的部署下,黃陂招商局對允許社會資本參與的專案進行順序公佈。
這樣一來總是隻有少數的投資人能夠得到投資的機會,可以說是把大家的心撓得癢癢的,許多投資人的注意力都開始漸漸的從黃陂新城開發能否成功轉移到了自己是否能得到投資機會上來。轟轟烈烈的黃陂投資熱就漸漸的這樣起來了,一些比較激進的地產商甚至馬上就要動手開發樓盤,最後還是住房和城建局出面協調才暫時打消了他們的念頭。
第八卷 匹馬踏華東 第六百三十章久違的感覺
接到韋強的電話讓張青雲頗感意外,兩人好幾年沒見過面,在電話中透過聲音判斷,張本雲能感覺得到韋強的成熟。
還記得當時在江南省委黨校學習的情形,那時候的韋強完全就是一個小太子爺。處處凸顯出來的都是生澀和張狂,歲月不饒人,這些年過後,小太子爺也已經成了副市長了,在江南的那塊地面也多少有了幾分影響力。
當然,即使是現在,韋強在江南都還趕不上當年張青雲那會兒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