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自然願意!”李時珍連忙答應下來。
“對了先生,若是將來建立醫署,醫術肯定要相互交流,你這一身醫術肯定是要傳授出去的,不知你可願意將醫術傳給其他人?”
李時珍不假思索,大義凜然道:“自然願意,這幾百年來,各人自掃門前雪,懂得的知識不願傳授出去。反而家族藏私,幾代過後,後輩子孫學得越來越少,以至於醫學得不到發展,反而越來越沒落!不過當世有二人卻與我相同,都是喜歡鑽研醫術之人,其一為華佗,其二為張仲景!陛下若得此二人相助,所設想的局面肯定更容易開啟!”
“恩,此二人朕也有所耳聞,也曾尋找過,卻不得其法,如今遇到先生,朕也深受啟發,或有一法子,讓他們現身!”劉辯點了點頭道。
“陛下有什麼法子?”李時珍驚喜道。
“這個朕先賣個關子,你明日便知道了,如今天色已晚,朕便告辭了,明日便有人接你入宮!”劉辯起身告辭道。
“是陛下!”見劉辯不說,李時珍也不敢多問。
劉辯與楊妙真二人告辭離去,回到皇宮中,第二日,劉辯一大清早便召集三公盧植,蔡邕,丁管,田豐,荀,荀攸等重臣入宮,又差人尋李時珍入宮見駕。
幾個文官重臣到來之後,坐在大殿中等候劉辯的到來,待人通知劉辯李時珍入宮後,劉辯才來到書房。
“臣等拜見陛下!”群臣向著劉辯行禮過後,幾人在大殿中坐了下來,劉辯開口道:“朕此次召集諸位前來,有件事需要你們參謀參謀,來人,宣李時珍進來!”
不一會,李時珍踏步走進大殿衝著劉辯道:“草民李時珍見過陛下!”
“不必多禮,來人給李神醫賜坐!”劉辯右手虛扶道。
“敢問陛下召集我等,有何事商議?”丁管見劉辯沒有說話,反而是召見了一個民間的醫匠,疑惑著問道。
“朕昨日出宮體察民情,路過一小巷,發現李神醫開設診所為百姓治病,數十人排成長龍,看病者絡繹不絕,朕便在想,我大漢又如此多的人身染疾病不成?”
“陛下,人生老病死,乃是天命輪迴,無可奈何之事,我大漢每年因為生病而亡者甚多,甚至嬰兒夭折也不在少數!”丁管拱手說道。
像古代沒有後世那麼多汙染,車禍也不可能在古代,故而古代人死亡多數是因為疾病,夭折和戰亂。但古代的疾病,多數是救治不及時或者沒有意識的防範,故而導致死亡,有些則是因為醫療手段不行的緣故。
這些都是可以人為解決的,一旦解決,則百姓的存活率則會大大提高,人口便也會飛速增長了。後世清朝百姓四萬萬,而如今的大漢,人口不超過五千萬,對於人口,劉辯相當重視,努力尋找提升治下人口的辦法。
而發展醫療事業,則是使人口鎮定增長的辦法。
“生老病死雖是天數,但自神農氏以來,始有醫道,醫者治病救人,使人延年益壽,祛病消災。朕便想若是我大漢百姓人人有病可醫,是否能活無數百姓呢?”劉辯順著丁管的話說,卻有伸展他的本意。
“人人有病可醫,這是醫道大盛,百姓之福,只是我大漢醫者的數量,遠遠不能達到如此的盛世啊!”蔡邕出列道,看來他也是有此念想,卻覺得無能為力。
“李神醫,你說若你教授人醫術,幾年可以出師呢?”劉辯看向李時珍問道。
李時珍回答道:“全看各人資質,資質出眾者三五年,資質愚鈍者**年,甚至十來年!”
“恩,若是我大漢醫者,一人教授十個學生,那最多十年之後,我大漢的醫者數量,便會多出十倍!百姓有病可醫不就可以實現了嗎?”劉辯點頭道。
“陛下,醫術乃不傳之秘,醫者向來是一脈單傳,有誰會開館授學啊?”荀道。
“李神醫會,朕相信,我大漢除了李神醫,還有無數醫德高尚者,其原則是治病救人,而並非用醫術牟利?若是為了治病救人,又何嘗會將醫術藏私呢?”劉辯指著李時珍,大聲質問道。
群臣看向李時珍,只見李時珍身子挺得筆直,目不斜視,一聲粗布麻衣,打扮的極其幹練,容貌雖然普通至極,卻又讓人肅然起敬。
“若能讓醫道造福於民,我一身醫術便甘願傳授他人!”李時珍拱手道。
群臣肅然起敬,有此一身醫術,金銀錢財什麼得不到,卻甘心傳授給不相干的人,要知道這樣便成了大路貨色不值錢了啊。
“李神醫有此志向,與朕不謀而合,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