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機場,始建於1933年,白雲機場最初是軍用機場,不過到了和平年代,開始轉軌為民用機場。經過多次擴建,白雲機場已經成為中國三大航空樞紐機場之一。
這個年代,香港與燕京之間,飛機航班還不能直通。所以,金庸北上,需要在廣州白雲機場乘坐內地的航班北上。
此時,正是香港問題談判的關鍵時刻,燕京、倫敦、香港三地,牽動十多億人的心。
金庸這樣的香港文化、媒體名流,則成為了倫敦、燕京雙方爭相拉攏的人物。不過,張少傑知道,金庸內心深處,還是更多支援此時的燕京政斧。因為,中國文化的根子,就有大一統情節。
當然了,英國人也知道,在香港主權問題,是無法與中國討價還價。中國建國以來,除了因為北方強大的蘇聯大軍雲集問題,顯得無奈、無解之外。對於其他的軍事勢力,中國還真沒有怕過誰。
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在正面戰場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幾十國部隊的軍事大國。也是因為中國打敗了聯合國,使得聯合國威信掃地,最終不得不拉攏中國讓其恢復五大常任理事國地位,才避免聯合國成為擺設的尷尬地位。
此後,整個世界都意識到了,哪怕是美國在中國周邊去其發生戰爭也只能是必敗無疑。唯一能夠對中國產生實質的軍事威脅大國,其實只有一個國家——蘇聯!
但是蘇聯與中國對峙了幾十年,雖然不斷有摩擦,但是也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因為,哪怕是蘇聯,除非想要與中國同歸於經,否則是不可能向中國發動全面戰爭。
英國已經知道,戰爭手段、政治威脅對於此時的中國來說,根本就是滑稽的手段,那麼除了希望透過談判,多撈取一些政治、經濟利益之外,別無他想。
張少傑是過來人,自然知道,香港的問題只會是和平談判,不會發生任何的巨大波折、反覆之類的。
但是,倫敦、燕京談判過程的劍拔弩張,在這個年代的香港,幾乎是一曰三驚。只有徹底搞定了香港問題,香港的民眾心中的大石頭才會真正的落地。
張少傑將金庸攙扶上了飛機,說道:“老師您也這麼大歲數了,經常在香港、倫敦、燕京全世界各地奔走,應該多注意身體”
“恩,我的身體健壯如牛,不用多擔心!你回去吧,送君千里終有一別,這一去燕京最多也不過是幾個月時間,以後回香港後,我還是要督促你的國學功課呢,這這小子,這段時間心思野了,不知道國學功底還剩下多少!”金庸揮手道。
“呵呵,如果不是太忙,我希望天天能夠聽老師教誨呢!”張少傑笑著說道。
在廣州機場送別了金庸北上,張少傑不免感慨萬千。
這一次金庸的北上,拜訪中央高層領導,得到鄧大人親口說,喜歡看金庸的小說,才使得金庸的大師地位,在後來真正的確立。
作為即將見證金庸即將步入神壇,成為今後30年間,知名度無人能比的武俠大師這一過程的重生者,張少傑感覺到無比的激動和欣喜。
因為,武俠文化席捲華夏,意味著,被塵封了幾十年的通俗文學,重新復活了。武俠、言情、歷史、軍事、科幻、仙俠、玄幻、推理等等百花齊放的大時代序幕已經徐徐張開。
相對於電影、遊戲、動漫等等領域來說,張少傑對於小說的感情更深一些。或者這是文人本姓作祟,重生以來,張少傑先是一字不漏的抄襲《大唐雙龍傳》,後來又開始有點廉恥的借鑑創意寫《大國崛起》、《生化危機》。隨著越來越適應於作家這個身份,張少傑由衷希望中國成為小說出版大國。
英國的7部《哈利波特》賣了4.5億本,平均每集賣了6000多萬冊,這樣級別的暢銷書,張少傑由衷希望將來有一天,中文的出版市場也能夠做到。
————————1981年7月末,隨著從歐美曰半導體企業採購的晶片、電路板等等電子元件,漂洋過海,運到了廣州。小霸王公司生產線,已經正是開始試著批次生產。
張少傑在生產線面前,技術顧問的邀請下,笑著按動了機器的按鈕。隨著張少傑的啟動機器,印刷電路板裝置,整個生產線上的機器,不斷重複著機械的動作,將電子配件加工到電路板上,再由傳送帶傳送給質檢人員,質檢人員檢驗半成品的主機。透過質檢的半成品,會被工人裝入塑膠外殼,擰上螺絲釘。
生產過程如同行雲流水一般,才短短一個小時,已經生產了200多臺小霸王遊戲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