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傑基金在港元匯率上,精確的把握了做空、做多的時機,賺了30億港元,由新鴻基證券公司的艹盤手,無意在酒桌上吹牛時候說漏嘴。
在83年10月尾的時候,迅速的傳遍了香港。由於這一個訊息,暫時沒有獲得任何佐證,只能算是小道訊息。
不過,在11月的時候,香港證券交易所披露,“少傑基金”已經逐步增持和記黃埔公司9800多萬股,市值2億港元!此外,更是持有5000萬股滙豐銀行,市值7億港元。
除此之外,少傑基金還持有包括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等多家藍籌股。總體而言,這家基金在市場市場上持有的股票市值,已經達到了10多億港元。
這一訊息傳出之後,香港震動!
“張少傑從作家到股神,金融市場大賺幾十億,身家堪比李嘉誠!”
“號外,號外!張少傑看好香港經濟,大幅度進行投資,持有滙豐銀行、合計黃埔等等公司的股票!”
“從作家、企業家,到金融家!張少傑運氣無可阻擋!”
各大報紙上,爭相的報道張少傑的近期爆料。不過,這也帶給了張少傑很多的麻煩,比如很多的書迷寫信問,是不是今後打算投資為業,放棄寫書了。
張少傑回答自然是否定,賺錢只是策略,興趣愛好是是根本目的,寫作、影視、音樂、acg等等產業,既好玩,又能夠成為事業,張少傑自然不會放棄這些主業。
“少傑,你真的賺了幾十億?”梅啟明聽聞了訊息之後,幾乎是結結巴巴,難以置信。
“大約賺了30多億吧!”張少傑淡然笑道。
“嘶”梅啟明倒吸一口涼氣,“妹夫,那你可得幫幫我。你以前說預計牛市84年到來,是不是真的?”
張少傑點頭道:“現在香港股市的估值已經很低了,可以說是遍地黃金。選一些質地優良的股票,將來多半會有比較好的回報。不過,我著眼未來,長線投資,更加傾向於和記黃埔、滙豐銀行、長江實業之類的大藍籌,雖然在大牛市中,這些股票的漲幅可能不如一些妖股。不過,這些企業卻是經得起時間考驗!”
“呵呵,妹夫,這一次我也是分散買了和黃、滙豐之類的股票,下定決定要長線投資!”梅啟明靦腆道。
股民的“下定決心”其實並不靠譜,隨時會因為市場因素,改變主意。後來,有人諷刺,股民能夠真正價值投資,除非是將股民關進不能交易的監獄中,幾十年後之後,將其放出來。才有可能分享優秀公司的成長、回報。
普通的小股民,無數次購買優秀公司的股票,又無數次將其拋掉,很難將一隻好股票,廉價的時候買進,併科學的長期持有。
對此,張少傑僅僅是淡然一笑道:“你真要是持有20年以上,將來肯定能夠成為大富豪”
————————————李嘉誠是在79年之前,陸續的收購當時價值60億資產的和記黃埔的股票。當時,李嘉誠是以10億港元的代價,收購了39.6%的股份,入主和記黃埔。實現了蛇吞象壯舉,成為了香港的第一線大地產商。
不過,到了83年的時候,和記黃埔在股票市場上的總市值僅僅有10億港元。李嘉誠持有的股份市值縮水到了60%以上。
表面上看,李嘉誠似乎吃了老大的虧。
實際上,和記黃埔的許多專案,已經進入了盈利階段。
尤其是和記黃埔的一些地產開發專案,土地都是來自於幾十年前,甚至是百年前和記黃埔的船廠、工廠,這些土地的價值其實被低估了十倍以上。而李嘉誠將這些虧損的工廠推平,土地開發成為了公寓之後,成本比其他的地產商要低一半!
哪怕是此時地產價格比81年已經跌去一大半,只要將這些樓盤能賣的出去,也能大獲其利。
83年的時候,和記黃埔竣工的樓盤,有1萬多套之多,主要都是以500尺左右的公寓為主。
哪怕是以每尺600港元的廉價出售,也是價值30萬一套。所以,這些已經竣工的樓盤,如果能夠全部售出,那麼將會帶來30億港元的銷售額。
而和記黃埔開發這些樓盤所動用的資金,才不過是十多億港元,全部售出的話,則是能夠盈利20億!
李嘉誠在這一年中,不斷的賣力推銷之下。這些樓盤已經賣了七七八八,早就獲得了20多億的銷售收入。
剩下的4000多套樓盤,以及商業門面沒有售出,和記黃埔也是掛出了廣告,以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