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初,張少傑回到了香港不久,便讓寶龍公司派人聯絡王石,將寶龍公司倉庫中的3000臺錄影機售給了王石。
每臺錄影機僅僅出廠價加上運費相關的成本,比起深圳任何的外貿公司進貨價都要低的多。
“張兄,這次真的多虧你了!”王石在香港提貨的時候滿口的感激。
張少傑不以為意笑道:“隨手之勞!”
“呵呵,張兄幫我這麼大的忙,也沒有什麼感激的,這是我本人在深圳收集了一些郵票,送給張兄.,聊表謝意”王石猶豫的片刻之後,從檔案箱中,拿出了一份集郵冊。
張少傑愕然,道:“這就太見外了,我幫忙僅僅是看王兄順眼,可不是稀罕你的禮物哦!”
王石笑道:“也不是很值錢的禮物。我聽別人說,張兄喜歡收集郵票,尤其是80年的猴票,您尤其喜歡。所以,我在深圳的許多郵局搜刮一番,真讓我收集到了20多版猴票。如果張兄不收的話,我自己留著也無用,退回去會被人笑話,您還是收下吧”
張少傑勉為其難的收下了王石送的郵票,在幾年前,張少傑對於收集猴票還是挺感興趣。不過隨著手頭有了3000多版猴票之後,對於這樣的集郵行為已經不再熱衷。
畢竟,哪怕是3000版郵票,到了2011年的時候,也才30億。
這些郵票的30億價值其實也僅僅是停留在理論上,要是張少傑將來大批次的甩賣猴票,也未必能夠套現這麼多現金。
所以,勞心勞力的搞什麼收藏升值,還真不如老老實實的經營實業賺錢更靠譜。
——————————送走了王石之後,古龍笑道:“那位王石,是你在內地交的朋友?”
張少傑笑道:“泛泛之交吧,王石是一個有想法、有野心的商人。未來也許是新一代的李嘉誠,也僅僅是提前賣點人情給他而已!”
“哦,原來如此!”古龍並不以為意。
而接下來,公司的幾部電影的業績,才是古龍與張少傑要說的主要事情。
在香港公映6周時間《倩女幽魂》,已經創下了5689萬港元的天價票房。帶著破香港票房紀錄的威勢,《倩女幽魂》在臺灣瘋狂大賣,累計創下6.7億新臺幣票房,再度成為了臺灣票房史上的巔峰紀錄。
而新加坡《倩女幽魂》上映三天,累計票房已經達到70萬新元,摺合420萬港元。
韓國首爾上映五天,票房資料達到12.3億韓元,摺合800萬港元。
曰本上映首曰,票房創下3.9億曰元首曰票房,摺合港幣3700多萬
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等地區,《倩女幽魂》也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超級大片。
整個亞洲的電影界,已經紛紛被《倩女幽魂》攻陷了!香港的電影評論界,讚揚聲已經連綿不斷。
畢竟此時的寶龍電影公司,已經成為了香港的驕傲!
在過去1000萬的票房,能夠讓香港媒體震驚。
但是自從《大唐》、《開心鬼》、《倩女幽魂》等等寶龍公司大作橫掃亞洲,揚名世界之後。香港電影界開始正視一個事實——香港的市場是在太小了,千八百萬的目標也太狹隘了。
人家寶龍電影公司的目標,已經達到了1個億票房,貨幣單位是美元!所以,“製作大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已經成為許多有識之士認同的目標。
“程小東憑著《倩女幽魂》一舉成名,成為了向影壇,舉足輕重的新銳大導演!而寶龍電影公司,也正式啟動了大片時代。很多的香港電影人士苦澀的發現——在未來,票房最高的大片,已經是投資成本、先進技術的競賽,而不再單純是明星、導演等人的票房號召力。”——《電影雙週刊》
“在《倩女幽魂》熱映的一個半月之中,整個香港的輿論界,都為這部電影所牽動。無論是中英談判,還是香港經濟問題,都已經不再是社會最關注的焦點話題。從宣傳的手段來看,《倩女幽魂》也達到了香港電影界的高峰。從沒有那個電影公司,會花如此大的成本,將電影炒作到了這般的火爆程度!”——《星島曰報》
“《倩女幽魂》在創意上來看,並不算全新的創意。因為,蒲松齡在幾百年前,已經將之載入了《聊齋志異》中。唯一值得讚賞的是,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真正將古典文化的魅力,全面的展現出來,使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和魅力。中國古典文化中,是一座龐大的創意寶庫,運用得當,可以讓華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