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在城南紮下大營,然後派兵圍堵各門。
漢京城,被徹底包圍。
漢京城中的氣氛陡然沉悶起來,全城實行戒嚴,不但晚上嚴禁人出門,就連白天,也很少人上街了。
皇帝已經下旨,讓士兵挨家挨戶的抓壯丁,凡是年滿十四歲未滿六十五的男子,都被從家中帶走,被編為守城民兵。
夜色如晦。
淮安王府,李神通的書房裡,淮安王李神通卻和兄弟李神符還有一群子侄密議。
淮安王李神通,名壽,神通是他的表字,以字行稱李神通。他是李淵的堂弟,李虎的孫子。李淵起兵之初,他在長安舉兵響應,後來與平陽合兵一起,組織了數萬兵馬,迎接李淵入京。
在武德朝,也極得李淵信任。曾經一直在河北一帶作戰,雖然屢戰屢敗,可李淵一直對他信任有加。哪怕玄武門後,李神通也得到李世民的重用,但這次復辟後,李淵還是第一時間讓人把李神通請到了自己面前。
對李淵來說,這堂弟比自己的親兒子李世民還值得信任。
李神通被李淵授予左武衛大將軍之職,如今京中兵馬的八位實際統兵大將之一。說起來,李淵對他確實不薄的,他和弟弟李神符皆被封王,連他的八個兒子都全封了郡王,弟弟李神符七個兒子,也全都封為郡王。
他們兄弟倆家子,就封了十七個王。而在貞觀朝,他們家的爵位卻全都被降的,只有李神通一人還保留郡王爵位,其餘的都降為了縣公縣侯這些。
“李超的提議你們怎麼看?”李壽問兄弟和子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