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支軍隊,僅僅是軍容士氣就已經將倭人嚇退了。
而讓許多來不及逃跑的下關倭人們震驚的是,這樣一支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的軍隊,居然不是華軍,而是由倭人組成的扶桑民兵部隊。
在那些倭人民兵中,甚至還有一支來自朝鮮半島的民兵部隊,有一個新羅旅和一個百濟旅,甚至還有一個靺鞨旅。
還有契丹旅和庫莫奚旅、室韋旅、霫部旅。
這些都是來自大華這幾年征服的東北諸部,由各部中原來計程車兵組成的民兵部隊。
由東北各征服地部族民組成的七個民兵旅,是皇帝特意徵召調給皇太子張璟的。
用這些部族民兵,也是為了避免太子張璟手裡倭人過多。
這七個旅組成了民兵第一零三師。
太子的兩萬正規軍還在九州,但他已經把手裡的三個民兵師都派了出去。三個師都在下關港登陸,一零一師攻山陰,一零二師攻山陽,而第一零三師則是總預備隊,也是督戰隊。
這些由各部民組成的民兵,每天除了作戰訓練,還要學習漢語。他們每天高唱著大華的軍歌,不但行軍時要唱,就連吃飯時也要排隊唱軍歌。
在下關港,這些唱著大華軍歌,穿著灰綠色民兵軍服的民兵們,也梳著與大華漢民一樣的髮式,如果不是細看,遠遠望去,還會以為是大華的漢軍。
登陸下關之後,三個民兵師六萬人,在朝鮮艦隊的協助之下,迅速向東推進。
這些來自各部族組成的民兵,在皇太子的命令下,迅速推進。
對於兩道諸國的倭族守護大名以及各郡大名們來說,這場在春季展開的戰爭,簡直就是措手不及。
天很寒冷,倭人並沒有戰爭的準備,他們面對大華的進攻,甚至還在猶豫不決。
為投降還是反抗爭吵不休。
第一零一師和一零二師的倭人民兵很猛,在不久前,他們還溫馴的如綿羊。可現在,卻已經在大華這頭獅子的帶領下,從綿羊搖身一變成為了全副武裝的狼。
他們氣勢洶洶,戰意高昂。
因為大華有功必賞,民兵們只要是作戰和訓練期間,都是有軍餉和津貼的。而作戰表現勇猛,更會有嘉獎。甚至戰爭期間,繳獲的戰利品歸公之後,也會按比例拿出一部份來賞賜給民兵。
這些,都大大的刺激著倭人民兵。他們以前給大名們打仗,可沒這麼好的待遇,自帶乾糧上戰場,死了都未必有什麼撫卹。
可大華對這些倭人民兵卻很大方,立功就有賞。皇太子甚至宣佈,這些倭人民兵立功後可以得到田地的賞賜,賞賜的田地為勳田,可以子孫世襲相承。
在這些激勵之下,蠻夷民兵們戰意高昂,一路勢如破竹,他們用八千倭兵的屍體,宣佈了大華春季攻勢的勝利。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兩個倭人民兵師,就遠遠甩開一零三民兵師,一路斬關破城,把山陽和山陰兩道給攻佔了。
他們甚至為自己的勝利而洋洋得意,因為攻破兩道十六國,殲敵八千,他們只損失了八百人。
一比十的戰損,這讓他們有了一句自己的戰號。
“我們是強者,必定會取勝!”
大華復興三年,二月。
皇太子張璟登陸本州島,來到了傳聞中的石見銀山。
在攻佔此地後,石見銀山就迎來了礦產公司的人。大量的倭人被徵召前來挖礦,張璟在這裡觀看了銀山後,對於攻佔倭國一如繼往的表達了自己的信心。
他認為,只需要三個月時間,就能徹底的攻佔倭國。
倭人民兵還在長驅直入。
現在唯一能阻攔他們的,只剩下了倭國那糟糕的道路。
倭人民兵師在倭國,成功的學習到了大華軍隊的閃電戰精髓。
一個又一個的令制國被攻破。
面對來勢洶洶的大華軍隊,難波的皇極天皇與蘇我蝦夷都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現在必須面臨一個選擇,是屈服還是逃跑。
朝鮮艦隊已經不甘落後,他們直接向難波港駛來。
留給寶皇女和蘇我蝦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朝鮮艦隊直逼倭國新都難波,而兩支倭人民兵師,就有如兩隻大鉗,向倭國的畿內發動了最猛烈的進攻。
這些倭人裝備精良,尤其是擁有大量的戰馬,這讓他們的機動速度十分迅速,往往倭人大名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的農民都還沒能召集起來,結果倭人民兵就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