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施肥,加上優選種子,加上良好的田間管理,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田地產量能增加一倍。
一倍。
李超說的很輕鬆,李世民和宰相們卻是一個個閉嘴不說話。
這番話其實李超以前就說過,但誰相信呢?
反正李世民就沒真正相信過,增產一倍?你開什麼玩笑,多收個三五斗就上天了。後來看李家的產出確實很多,但也依然只是認為算是特例。
可今年李世民往灞上跑了不少趟,洗澡溝的這三千畝水稻梯田,可是作不得假的。那長長的稻穗,沉甸甸的。
今天他還親自在稻田裡捉了魚,對於水稻長勢更加清楚,心裡估算後,也跟李超說的吻合。
排除李家這些梯田,其實都是水澆地的奇特事實。
不說別的地也產出五石,可就算翻一倍,那也夠駭人了。普通的旱地,肥力足,種子好,加上精細耕作,原來畝產一石變兩石?
最重要的是,有充足的肥力後,田地就不用因為田力不足而休耕輪種了。甚至一年種完一季糧,還能種點高粱大豆油菜蘿蔔什麼的,這不也是收穫嗎?
關中現在一年有好幾百萬石的糧食缺口呢,如果田地產量增長上來了,豈不是意味著長安以後不需要眼巴巴的指望著關東轉運糧食進關了?不用老是看那些糧商們的眼色了?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可不僅僅是一個糧食問題,這是關乎整個長安戰略安危的重要事情啊。
“陛下,臣聽聞在嶺南之南,越南的更南邊,有占城國。其國之中,有一種稻種,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尤其是耐旱而且生長週期短,自種至收,僅需五十餘日也,而且產量還高。”
李超向李世民透露了一個更神奇的事情。
“占城國?莫不是隋時曾被攻破王都的林邑國?”李世民問。
隋朝時,曾有隋將率兵攻破了林邑國,殺死了國王,洗劫了他們的王城,奪取了無數的黃金象牙珍寶等,不過因為士兵不服當地暑熱,水土不服死去大多,最後撤回。
李超點頭,“占城國為佔為所建,而占城國之地,就是漢代之時所置之日南郡的象林縣,後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達殺縣令,自號為王,始建占城國。隋時,隋將曾攻破占城都城。”
“這個占城國真有如此神奇的稻種?”
對於水稻,李世民也是瞭解一些的。
水稻在隋唐之時,種植面積已經很大了,不但在南方普遍種植,甚至在河南、關中,乃至朔方都有不少種植。如長安的渭南,就有許多水稻,而現在灞上都有了幾千畝水稻。
不對,按他的瞭解,水稻普通是要有一百來天的生產期的。五十來天的生產期?
這可是縮短了一半啊。
“陛下,北方天氣冷,僅能種一季稻,但在南方,長江和淮河流域,甚至是更南的嶺南地區,天氣溫暖,如占城稻這樣只要五十餘天生產期的稻種來說,完全可以種植兩植,趕在冬季寒冷來臨前收穫第二季。甚至在嶺南,都完全可以種上三季!”
“兩季稻,三季稻?”
連陳叔達蕭瑀這兩位出生於南方的宰相都驚訝起來。
自隋起,水稻的種植量大起來,也有少數優良的稻草種兩季的,但那種屬於極少極少的。關鍵就是缺乏好的稻種。
一季生長週期一百多天,那就是三個半月,得三月後才能種,三個半月後,差不多就是六月底甚至是七月了。
趕在立秋前種第二季,但再長三個多月,就來不及了,寒風霜凍會讓水稻無法抽穗的,會被凍死。
也許在嶺南可以種兩季,但在長江淮河流域,肯定種不了兩季。
而大唐如今,嶺南那屬於蠻荒未開發之地,也就淮河流域和長江下游算是開發的還錯,連長江的中上游都還不行,大別山、湘楚,那都還有好多蠻族的。
因此可以說,李超一說有一種新的稻種,生產週期才不過五十來天,產量卻比現在的稻種高,而且耐旱且不擇地等優勢時,李世民他們都一臉驚訝,驚訝過後,都是一臉懷疑。
占城國那種蠻荒之地的小國,能有這麼好的東西?
“真有這樣的稻種,朕怎麼以前沒聽說過啊?”
其實占城稻,也不完全是占城國的稻種,而應當說是中南半島上的占城、真臘都是盛產稻米的,他們那的稻種算是自然培養而成。
因為自然條件好,氣候溫度以及雨水光照好,使得那裡的人種稻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