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也多以反胃名之。
本病臨床特徵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病因多由飲食不當,飢飽無常,或嗜食生冷,損及脾陽,或憂愁思慮,有傷脾胃,中焦陽氣不振,寒從內生,致脾胃虛寒,不能腐熟水谷,飲食人胃,停留不化,逆而向上,終至盡吐而出。如《景嶽全書·反胃》所說:“或以酷飲無度,傷於酒溼;或以縱食生冷,敗其真陽;或因七情憂鬱,竭其中氣。總之,無非內傷之甚,致損傷胃氣而然。”
治療原則在於溫中健脾,降逆和胃。若反覆嘔吐,津氣並虛,可加益氣養陰之品;日久不愈,宜加溫補腎陽之法。
脾胃虛寒證
症狀:食後脘腹脹滿,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吐後則舒,神疲乏力,面色清白,手足不溫,大便溏少,舌淡,苔白膩,脈細緩無力。
證機概要:脾胃虛寒,飲食不化,停滯胃中,逆而盡吐。治法:溫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丁香透膈湯加減。本方具有溫中和胃、健脾補益、降逆理氣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反胃之病。
常用藥:人參、白朮、炙甘草健脾益氣;丁香、半夏、木香、香附降氣和胃;砂仁、白豆蔻、神曲、麥芽醒脾化食。
胃虛氣逆,嘔吐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鎮逆止嘔;若腎陽虛弱者,加附子、肉桂以益火之源;吐甚而氣陰耗傷者,去丁香、砂仁、白豆蔻,酌加沙參、麥冬養胃潤燥。
第六節腹痛
腹痛是指因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及素體陽虛等使臟腑氣機阻滯,氣血執行不暢,經脈痺阻,或臟腑經脈失養導致的,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生疼痛為主症的病證。
《內經》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並提出腹痛由寒熱邪氣客於胃腸引起,如《素問·舉痛論》日:“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對腹痛的辨證論治作了較為全面的論述。“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對“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的脾胃虛寒、水溼內停證及寒邪攻衝證分別提出用附子粳米湯及大建中湯治療等,開創了腹痛證治的先河。《諸病源候論》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