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修行人,以悲天憫人為己任,或因修為難以寸進。殊不知修心固然重要,若想修為有成,脫離生死,必有大緣分方可。”胡昭說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話。
“他說的神界之戰,會不會真的發生?”王寶玉又問。
“絕無可能!”胡昭一口否定,“東西雙方雖各有神靈主宰,但作亂者都是修士,真正的神靈極少參與世事,除非有大事發生。在他們眼中,我等皆為螻蟻,不足為道,正如我等也不會在意螻蟻的死活一般。”
“軍師所言不虛!”王寶玉終於放下了一份擔心,哈哈一笑,又閒扯的問道:“那麼,什麼樣的大事,才會讓神靈下凡啊?”
“寶玉可知曉南華真人,亦稱南華老仙者?”胡昭反問道。
“當然知道,他傳下了一本《太平要術》,徒弟張角引發了天下大亂,紫虛上人和你那個朋友劉良,都是他的徒弟。”王寶玉道。
胡昭點了點頭,進一步解釋道:“漢室傾頹,起於桓靈二帝,寵信宦官,民不聊生。南華老仙應是為朝代更迭而來。”
“搞了半天,這天下亂象紛紛的起因,卻是這位大仙。”王寶玉恍然大悟。
“依胡某妄自揣測,南華老仙應是化蝶的莊周,來到這裡的不過是他的分身而已。”胡昭道。
這個說法又讓王寶玉大跌眼球,不禁又問:“分身?這是多牛叉的法力?”
“門內的四位長老,已經達到金丹期,若是細心養育金丹,或有一日,可達元嬰期,到時便可有分身。但南華老仙只怕早已渡劫成功,成為真正的神靈。”胡昭說到這裡,眼中充滿了嚮往。
“這玩意很有意思,成神是不是已經到了最高境界?”王寶玉問道。
“神靈也有等級之分,等級最高者為天神,其上還有元始天尊、黎山老母,再往上,還有盤古大帝。”胡昭眼中異彩閃耀,滔滔不絕。
“神話!這就是真正的神話!”王寶玉一聲感嘆,如果說以前他不信這些,現在倒是有幾分相信,輪迴無休無止,唯有大道永恆。
“老胡,你們這些修行人都說我是混世魔王下凡,我這個混世魔王又算什麼等級?”王寶玉半認真半開玩笑的問道。
“混世魔王一說,只在修行界流傳,起源於何人,卻不得而知。不怕寶玉生氣,以胡某看來,你只是眾多魔王中的一員,多半是犯了錯,才被遣送下來。”胡昭如此解釋。
“犯了錯,難道我偷…看了仙女洗澡?”王寶玉樂了起來。
“哈哈,怕是魔女吧!”胡昭也開了句玩笑。
一路聊著奇談怪論,笑聲不斷,根據胡昭理解,東西方的神靈,各管一邊,似乎從不交流,相互之間也互不侵犯,王寶玉這個混世魔王,帶著法寶闖入西方,還要拿走人家的法寶,倒是真正開了一個先河。
大軍一路馳騁,三天之後,進入小宛國的境內。所謂的小宛領土,不過是一片狹長的山脈而已,但是,據李謙介紹,這裡卻是野獸最多的地方。可以說,是野獸讓小宛這個只有千人的國家,能夠在西域得以立足。
小宛國也有一座城池,叫做飄零城,從名字上不難理解,這座所謂的城池是移動的。小宛人每到一處,隨身帶著木樁草簾等物,搭好房子,圍上草簾的城牆,就成為了一座城。
1649 一件不留
李謙對小宛的印象很不錯,據他講,當年的小宛在進貢時從不含糊,目的是想依靠漢朝這棵大樹好乘涼,保全自己的族人。
曾經有一段時間,小宛國被稱作小宛郡,其領袖對內稱王,對漢朝則稱作郡守。
想要尋找一個遊走的城市,似乎並不容易,比較巧合的是,就在王寶玉的西征軍穿過一片胡楊林之時,眼前當真就出現了一座城池。
木樁草簾的圍牆,城內都是簡陋的茅草屋,有幾百座之多,可見小宛人穿著獸皮,正在狹窄的街道上走來走去。
王寶玉這支隊伍的到來,嚇得小宛人一陣慌亂,有幾個人著急之下,竟然一下子躥到了草屋前的柱子上,惹得西征軍一通鬨笑。
一隊百人的隊伍從飄零城中零零散散的湧了出來,手中清一色都是弓箭,只不過,這些弓箭都沒敢舉起來,只是傻愣愣的看著這邊。
一名帽子上插著幾根野雞毛的中年頭領,滿頭大汗的跑了出來,眼皮浮腫,衣衫不整,像是剛醒來,上前就磕頭,口中高呼道:“小宛太守野倫,參見大漢天兵,參見李長史。”
“野倫,日頭正高,這是睡得什麼覺啊?”李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