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古玩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
羅伯特先生在老人院裡有名的另一個原因是他那愛妻如命的特徵。他有個嬌小體弱的妻子,和羅伯特老先生恰恰相反,她年輕時沒有很高的學歷,同羅伯特結婚之後,就一直做著相夫教子的家務事。她不善言談,但是卻出奇地溫順、友好,從不給我們護理人員添麻煩。
那時羅伯特先生的生活還完全能夠自理,我們主要護理的物件是羅伯特夫人。她那時已需要以輪椅代步了。平日裡,人們常常可以看到羅伯特先生用輪椅推著他那可愛安靜的妻子,在走廊裡散步。
羅伯特夫人患有多種老年性疾病,諸如高血壓、心臟病、腎功能不全等等,儘管她一直接受著各種各樣的藥物治療,但無論如何也無法減緩她那日漸衰老、走向死亡的速度。所以,羅伯特夫人走的時候也很快,從周身感到不適、臥床不起到升入天堂,前前後後只有三天的功夫。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一、勤慎肅恭(20)
她走得瀟灑,他悲痛欲絕。
羅伯特夫人走後,羅伯特先生好像變了個人。從前生龍活虎的他,忽然之間變得暮氣沉沉。見人只有一句話:“我的妻子沒了”。
隨之而來的是他身體狀況的變化,我們便很自然地把他列入了需要護理的名單之中。
喪失親人是件很沉痛的事。每個人從這個陰影中走出來的時間長短不一,這主要是取決於每個人的性格、思維方式,以及對人生的態度等各方面的條件。對羅伯特先生暫時的悲痛、抑鬱、煩躁,我們都表示了極大的同情和理解。並有十足的信心,相信過一段時間,羅伯特先生就會慢慢地好起來。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非像我們期望的那樣美好。羅伯特老先生的抑鬱狀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日益加重了。他總是一副情緒低落、心情不佳、精神不振、苦惱憂傷、悲觀失望、度日如年的樣子。他對以前的愛好也失去了興趣,也不再喜歡和周圍的老人們高談闊論了。而且,他的精力也是每況愈下,總感到疲乏無力,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反應遲鈍,語速明顯減慢。有時他會告訴我們,他口乾、胸悶、不思茶飯,入睡困難、噩夢連連。
繼而我們又發現原本衣冠楚楚的羅伯特,變得衣衫不整,生活懶散,不善梳理。最讓我們感到驚奇的是,他常常半夜起床,身著睡衣,一個人在走廊裡散步。而後他卻找不到自己的房間,經常是睡到別的房間的空床上去了。這給夜班護士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第一次發現羅伯特的床是空著的時候,護士還以為將他丟了呢!結果是虛驚一場。
對於羅伯特的情況,醫生會診之後的診斷很快就寄到了。初步診斷為早期老年性痴呆併發抑鬱症。就這樣,羅布特被轉到老年痴呆科來住了。
我因為以前就護理過羅伯特夫婦,又知道他去過我的故鄉北京,再加上他的禮貌待人、友好健談,我對他總有著一種特殊的好感。這次在老年痴呆科再見,好似有著一種故人重逢的喜悅。但羅伯特老人卻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熱情,面目滯呆,我不能肯定他是否還記得我?但他還是告訴我,他高興不起來。
我除了每天在生活上護理他以外,並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他開心起來,讓他找回昔日的自己。
有一點我是清楚地知道的,那就是羅伯特在服用抗老年性痴呆和抑鬱症的藥物的同時,也很需要有人經常陪他聊聊天,以分散他的注意力,減輕他心理上的負擔。為此,我上班時只要一有空,就去看看羅伯特。我給他講我的童年、我的故鄉、我的父母、我的先生和女兒,也說一些我在美國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以後的想法。總之,是我說得多,他間或也會提些問題。我並不知道他對我說的事是否感興趣?不過我想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羅伯特每天都能接觸到外人,讓他知道和了解我們都很關心他,愛護他,願意作他的朋友。
我一直堅持著這樣做,羅伯特老先生的話漸漸地多了一些。於是,我發展到每天和他一起看攝影畫報。這種畫報的好處是,畫面優美,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快感。加上每一幅畫下面都有簡單的文字說明,於是我有了給他讀文字的機會。我讀一頁,讓羅伯特讀一頁,目的是讓他張口說話。遇到十分優美的、我們倆能共同欣賞的畫面,我們就停在那一頁,細細地品味,慢慢地欣賞。有一次,我們無意中看到一張中國古代鼻菸壺的大幅攝影。羅伯特老人忽然興奮起來。他戴上老花鏡,一字一句地讀了說明之後,又讓我給他作更詳細地解釋。看得出來,他當時是非常高興的。
就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