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小吏的心情,有的時候,某些官員領工資遲到,那邊小門一關,下個月的今天清早。
胤禛不但對官員們摳,對自己更摳,戶部掌管天下稅務,其繁瑣程度可想而做,他手下的人偏偏是各部門中最少的,問到他,他還理直氣壯地說:“稅務乃國之根本,豈是人人都能染指的?”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導致了一種情況,那就是除了他和他的心腹之外,所有人都消極怠工了。
做什麼他都能挑刺,不是你心腹你就指手畫腳什麼都不放心,那還不如全都你一個人幹了,我們又不要在皇帝面前表現什麼,有皇子願意為我們分憂,那再好不過了,反正戶部被成為六部中最清水的清水衙門,朝廷每年都有大部分的賦稅流失,戰爭,災荒,皇上日行一善,地方官中飽私囊,種種疊加,戶部本來就窮,你還一副守財奴的模樣,外人看著就更可憐了。
這種情況發展到現在,康熙都看不過眼了,胤禛這孩子,就是一根筋,只知培養心腹,卻不知駕馭心腹之外的人,才是上位者的能力體現。對於這一點,康熙不得不承認,胤禩是個中天才,無師自通。而胤禛,只能趕鴨子上架,強迫他改變思路了。
老人家親自下旨,也不往外面新招人了,就各部最底層的員外郎一級裡面挑選人員增補給戶部,並且明確規定,這些人三年內不得外調。胤禛眉頭大皺,這算怎麼回事,老爺子這是把我的地盤當作垃圾中轉站呢?各部的員外郎?都是些光吃飯不幹活的讀書人,他胤禛最厭惡這種人。
在清前期,有一項稅賦叫“地丁稅”,除了官員以外,其他比如商人,手工業者,農民等都要交一定數額的地丁稅,這也是為什麼,康熙下詔“滋生人丁永不加稅”的時候大家歡欣鼓舞了。
然而,有一種職業的人是不用交地丁稅的,這種人就是書生,只要有地方學館的學籍證明,除非脫離學籍或者獲罪,其終生都是免稅的。這樣的規定,初期是為了穩定明末知識分子的情緒,二來也是為了體現統治階級願意親近中原文化,願意認同孔孟之道的姿態。因此,讀書人在清前期是有很多優待的。當然,對他們的看管也是很嚴密的。
讀書人不上稅,這在胤禛看來絕對是荒謬的,讀書人一不耕田二不經商,無法產生財富價值,更何況他們的出路只有科舉這一條,每年能從這條路上走出來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剩下的這芸芸眾生還都不用上稅,這不是看著一塊大蛋糕卻不能吃麼?
在國庫這麼缺錢的情況下,你說他能不對這一群“特權階級恨之入骨麼?因此,胤禛對康熙的這一舉措非(提供下載…3uww)常牴觸,礙於君威,他也只能把火憋在心裡。當然,這些人在戶部是註定要被邊緣化的。
做完這些,老康才把目光放到了西北的戰事上,胤禎入川,並沒有改變葛爾丹侄子的意志,隱忍數十年的爆發,其破壞力何等驚人。而且他們個個都是蒙古莽漢出身,沒有什麼軍紀可言,到處燒殺搶掠,欺男霸女,和原先盤踞的盜匪沆瀣一氣,幾乎不需要磨合,瞬間就能發揮強大的戰鬥力。
信郡王得了康熙的密旨,主張守而不攻,儲存有生力量等待反撲。胤禎則不然,青年血性,他怎麼能眼看著別人欺負到他頭頂上,雙方几次碰撞之後,雙方各有傷亡,緊接著,可怕的事情如康熙預料的那樣發生,胤禎手底下的那些降兵譁變了。
可憐胤禎到底都沒弄明白,為什麼自己供他們吃喝,幫他們訓練,結果他們根本禁不住誘惑,被對方三下兩下就糊弄過去了。川內的形勢因此更加錯綜複雜,並且有不斷惡化的趨勢。開始有逃兵災的人穿越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出現在內地。
康熙認為的最佳時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了。年羹堯離京上任四川總督,統一省兵力,胤禎和信郡王同為先鋒將,輔佐新總督作戰,康熙給了年羹堯四川一省的至高權力,賞穿黃馬褂,賞鑲八寶黃金佩刀一把。武裝到牙齒。而且,康熙在這之前已經吩咐陝西駐軍集結川陝邊境,隨侍準備進兵。這些人是康熙早年就開始籌備的武裝力量。
搞定這些事,康熙再度帶著孩子們躲進了暢春園。這次,他把太后也帶去了,同時也帶去了王貴人和陳貴人。這兩人都是這幾年的新寵,王貴人所生三子,十五阿哥成婚在即,十六阿哥劫後餘生,最小的阿哥卻在去年的時候殤了,年僅七歲。這次帶上她也算是個安慰了。
太后把今年入選的繡女名冊給康熙過目,康熙隨手翻了一下,心裡有數,御筆圈了幾個人選:“這幾個人留中,兒子另有用處,其他的或配與宗室子弟。”太后點點頭,有意無意地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