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都是一個,窪崮鎮。
切諾基進入窪崮鎮街道上時車速就明顯慢了起來,這一段仍然屬於省道315,但是已經有不少農民以路為市,沿路擺開,來往汽車也被迫在這裡減速。
陸為民雖然也幾次過窪崮,但是基本上都沒有在上午,所以像這樣的情形還是第一次碰到,長龍似的汽車如蝸牛一般的在人群中爬行,司機們不時因為大大咧咧橫穿而過的行人而咒罵著猛踩一腳剎車。
摩肩接踵的老百姓對於擦身而過的汽車毫不在意,自顧自的討價還價,戛然而止的剎車聲對他們來說沒有對多大影響,似乎算定了汽車不可能撞到或者碾軋到他們,其驚心動魄之處,讓陸為民也為之捏了一把汗。
這種以路為市以街為市的情形並不少見,但是像這種在這一段最彎曲狹窄處形成這樣大規模的集市,的確就是一個問題了,稍不注意就會有人成為車輪下的冤魂,而碰撞擦掛事件就更不會少,如此擁擠,也很容易給扒竊帶來可乘之機。
“窪崮鎮難道沒有專門的集貿市場?這樣以路為市很容易出交通事故,很危險啊。”陸為民有些不解,像這樣大的人流量和交易量,尤其是像其他鄉都沒有趕集的習俗,那麼幾個鄉鎮的老百姓都要集中到這裡,這形成如此密度的人流量也很正常,照理說窪崮鎮就應當要搞一個專門的集貿市場才對。
“應該有吧,好像太小了,容納不下這些臨時趕集的農戶吧。”對於這一點孟餘江也不太清楚,他沒有在窪崮工作過,又不分管這方面的工作,所以也不太清楚,“不過為民你說得對,這太危險了,我來了幾次這邊,只要碰上趕集都是這種情況,而且這邊幾個鄉都習慣於在窪崮趕集,聽說甚至還有洛丘和南邊曲江的老百姓也要過來趕集。”
()
陸為民無聲的點點頭,這也是一個問題,人流量如此之大,又處與三個地區四個縣的交界之處,這充分說明窪崮是一個傳統的物資集散地,本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優勢,沒想到窪崮卻沒有能夠很好的利用起來,這一點上倒是值得好好考慮一下。
與往前走,人就越擁堵,好在新修的窪崮區委大院並不在窪崮鎮老街上,而是在靠近小壩鄉方向的國道217路邊上,這裡雖然來往人也不少,但是卻沒有人以路為市,所以相對順暢。
窪崮區委大院的大門很威武,紅豔豔的“中國共產黨雙峰縣窪崮區委員會”幾個字顯得格外醒目,幾桿彩旗還在大門上方飄揚,“歡度國慶”幾個大字似乎都還沒有脫色。
切諾基終於拐彎進了區委大院大門,寬敞的大院和修得相當齊整的平房很有點中式典雅的味道,也不知道是哪個設計師為朱明奎設計的這個風格,按照陸為民的觀點,估計再擱上十年估計也不會落伍,只不過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太過於超前了。
院子裡已經停了幾輛汽車,一臺北京吉普212和三臺昌河面包車。
幾個人站在院子裡圍城一個小圈子正在談笑著,而還有幾個人站在角落裡,正圍著一個另一個人爭吵著。
“我說過了,陸書記還沒有上任,就是上任了也不可能馬上就解決你們這些爛帳!誰吃的誰簽字,你去找誰!反正我姓章的沒有在你們那兒吃一頓飯,籤一個字!”
第三卷 莫道君行早 第八十五節 第一印象
“喲,章書記,你這話就太過了吧,朱明奎都死了,你讓我們去找誰?莫不是這人一死,帳就爛?天下還沒有這個道理了,他朱明奎不是共產黨的區委書記,我會讓他賒賬?我呸!”一個矮胖男子一下子像被人踩了尾巴的小狗,猛地蹦了起來,“朱明奎他人死了,這窪崮區委還沒有垮!共產黨也還沒有垮!我不找你們找誰?”
“他還是窪崮鎮的黨委書記,你怎麼不去找鎮裡邊?”那個被叫做章書記的男子喊著臉冷聲道:“憑什麼就該區裡來付賬?”
“章書記,你們這政府機關怎麼都這德行?我到鎮裡去,黃鎮長說這是區裡的接待開支,讓找區上,我到區上來,你又推到鎮裡,你們這樣把我們像叫花子一樣踢來踢去,還要不要我們這些做點小本生意的人活了?”矮胖男子滿臉通紅,顯然也是被翻來覆去的推諉激怒了,“你們在這樣,我就要在我飯館門口寫上一條,區委幹部和狗,不得入內!”
“反了你了,王二麻子,你給我去寫寫試試!”被矮胖男子有些惡毒的話給徹底弄火了,捋起袖子很有點要動手的味道:“朱明奎在的時候你咋不來呢?見到他你屁都不敢放一個,屁顛屁顛的搖尾乞憐,現在他死了,你就蹦躂起來了,媽的,還一萬多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