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揮美垂郝蚓�梅⒄剮枰�鈉淥�唐貳�1960年時,誰會預測到20年後韓國製造的汽車能與西歐和北美製造的汽車在銷售上一爭高下呢?
韓國絕對不是政府一邊站,讓市場分配資源的國家;在關鍵時刻,政府官員和行業領導者共同謀劃,影響資源投資和特定產業的發展。然而,韓國允許供需力量產生相對價格,其政府官員一直關注相對價格,因此經濟發展一般遵循比較優勢決定的模式。政府支出保持在合理控制之中,因此經濟不會受制於不確定的物價飛漲。韓國人民顯示出他們自己願意保持相對較高的儲蓄率,因此增加了可供國內投資的資源供給。
法制被普遍推崇,甚至帶著宗教的狂熱。腐敗是個問題。不僅低階別的官員,一些最高職位的政府官員也被判收取賄賂、向特殊經濟利益授予特權。但是這些濫用職權的行為受到了批評,位高權重的公務員被起訴和判罪,這充分體現了法制。遊戲規則為大部分人所知並得以實施,因此人們能夠做出經濟決策,人們有理由相信他們能承受錯誤決策產生的成本,收穫正確決定帶來的收益。
在這段時間裡,日本和中國臺灣的記錄與韓國的記錄相近,不論在經濟增長速度方面還是在普遍實施的政策方面。它們擁有願意勤奮工作和樂於儲蓄的受過教育的民眾,它們在穩定的遊戲規則框架內執行,從價格體系中獲得提示,向世界經濟開放,不受過度的政府支出或快速通貨膨脹的牽制,它們可以利用由更先進的國家發展的技術進行快速發展,大幅縮短它們和世界上最富裕國家之間的差距。日本不僅僅是縮短了差距,它還讓自己變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1960年,日本的人均GDP是美國人均GDP的35%;1999年,這個數字變成了78%。
亞洲其他一些國家的表現就差得遠了。印度的人均GDP……再次根據1995年美元現值計算,透過了購買力平價的調整……在1960年是735美元。到1999年,只增長到2248美元,這大約是40年前韓國人均GDP的兩倍。1960年,印度的人均GDP是韓國人均GDP的55%,而在1999年,不到韓國人均GDP的15%。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人口的增長;從1960年到1999年印度人口增加超過100%,但是在這段時間裡,韓國的人口只增加了47%。對於印度的收入增長速度遲緩的解釋,大部分要歸結於更加緩慢的經濟增長速度。為什麼印度不能以哪怕稍微與韓國、中國臺灣和日本相似的增長速度追趕上來?戰爭和備戰會大大地延遲經濟增長,印度在這段時間正苦惱於內部衝突和與鄰國巴基斯坦及中國的衝突。但是韓國和中國臺灣在這段時間也在軍備上花費不菲。答案可能必須在印度政府實施的政策中尋找。
儘管在過去的10年中,顯示出一些改善的徵兆,但是,在讓價格分配資源方面,印度仍顯示出極端的不情願,而於在政府官僚中獲得權威方面,印度又展現出強烈的偏愛。在整個這段時間裡,政府使得價格大面積扭曲。出於所謂保護窮人的目的,有些價格被壓制,儘管它們並不總是達到保護窮人的效果。正如你能記得的,在前幾章中我們說過,政府抑制物價,並不降低稀缺性。它們更像是透過抑制供應者將稀缺性聚集在一起。另外,被法律抑制的物價無法確保窮人能夠買到商品,這些商品的價格表面上為了幫助窮人被抑制了,競爭轉向了其他利潤,而窮人通常不善於在這些利潤上進行有利的競爭,就像他們不善於在價格利潤上競爭一樣。
虹橋書吧BOOK。
第50節:促進經濟增長(5)
印度政府拒絕關注價格提供的資訊,使得價格被扭曲。20世紀60年代蘇聯實施的集中規劃享有盛譽(大部分是不應得的,我們接下來會了解到),印度的政府領導人被蘇聯模式說服。結果造成了大量浪費,把過去的經濟增長又重新計算了一遍,因為資金直接投給了一些專案,最終這些專案被證明無法產生足以支付其成本的效益。在政府沒有進行規劃的經濟部門中,官僚們擁有為所欲為的權力,他們的管制讓企業家們處處受挫。大部分經濟決策都需要政府許可,而這些許可授予與否,全憑相關官僚的議員以獨裁的方式決定的,在這樣的經濟系統中法制是不存在的。獨裁的政府是與法制相對立的,它對企業起到了極大的壓制作用。
20。10 亞洲之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增長記錄好壞參半。表20…1展示了1960~1999年7個拉丁美洲國家的人均GDP的百分比變化,這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