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7部分

然大悟道:“原來這是一枚大金幣啊!”香港媒體也就約定俗成稱其為“大金幣”。

當晚“大金幣”內剛完成總部開張的星富投資慶功會上冠蓋雲集,來自香港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都頻頻舉杯向楊星賀喜。這種情況下特首包海生等一眾官員前來拜訪就顯得不那麼扎眼。而且岑氏兄弟也在邀請出席賓客之列,能擠進這種上流場合倍感有面,楊星也想等會趁機和他們談談黑市拳賽的事。

參加慶功會的嘉賓裡當然以特首為尊,包海生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他新近無對手當選特首,又利用高官問責制把老對手政務司司長擠下臺,奪回他認為應該屬於自己的權利,按情理正是志得意滿,勢頭正旺的時候,可是今rì楊星一見他,就發現他是強作歡笑,隨意敷衍了在場不少和他套近乎的人後。就拉著楊星要單獨談澀,顯然又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他和楊星也是老關係了,也不扭捏開門見山表示,這回他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新任期才幾個月就出了一連串紕漏。(_)弄得zhōng yāng都暗示對他不滿,前不久上面就有人隱晦表示如果香港zhèng fǔ考慮出售手中的中星集團股份,就能幫他緩解一些壓力。

包海生第一屆任期在經濟上可以說是成績輝煌,前世香港經濟由於長期找不到發展方向,浪費時間搞出的“數碼港”、“中藥港”和“矽港”等空有其名。大而無當備受詬病。而這一世則在楊星的建議下沉下心來大力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和高新制造業,又加大和內地經濟聯絡,相繼簽署了cepa和赴港zì yóu行協定,讓旅遊業、金融業等服務行業成為香港新經濟增長點。這幾年香港經濟增速非常喜人。

但是經濟成就並不代表政治優勢,當初97年香港迴歸前。港英zhèng fǔ就小動作不斷,搞出什麼政治改革方案。結果被zhōng yāng看穿,一巴掌給拍死了。但是香港作為英國管轄下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其公務員體系和政治體制深深被英國文化滲透,而政權交接時,迫於穩定需要,特區zhèng fǔ內留下了不少港英zhèng fǔ時期的高官,當時香港左翼媒體就提出擔心他們會成為“港英yù孽”,配合不少只喜歡當外國人的香港政客興風作浪。

港英zhèng fǔ時候曾設立布政司,其領導地位僅次於港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秉持著以華制華的原則,這位布政司長由一名華人擔任,香港移交後,他也名正言順成了新任特首的左右手。不過顯然這位職務變更為政務司司長的港人是英國人留下的一招妙棋,他心在曹營心在漢,經常和包海生髮生摩擦不說,還和美英等駐香港領事館過從甚密,而一些zhèng fǔ政策草案時常提前遭到香港mín zhǔ派媒體曝光,mín zhǔ派藉機杯葛拖延了不少zhèng fǔ政策。

所以這次競選特首時,忍無可忍的包海生提出借鑑美國高官問責制,將所有原來由公務員體系政務主任出任的司長和局長職位改為由行政長官直接委任。政務司司長統領所有公務員的角sè被削,由行政長官統攬大權,各問責政策局長直接向包海生負責。

只是他還是小看了這位政務司長的能耐,自以為大權在手的包海生想放開手腳大幹,卻遇到了公務員隊伍的多處掣肘。原來香港公務員隊伍早已形成了自己一套官僚制度和內部利益集團,只知政務司司長的命令而不把特首放在眼裡,包海生企圖架空政務司長,卻被他反過來將了一軍,出現各局長之間各自為政,而部份政策局權力劃分未如理想,有的權責過重有的過輕,導致好的政策執行起來卻是矛盾重重。

雪上加霜的是雙方的鬥爭很快造成了重大事故,今年8月,香港交易所發表諮詢檔案,建議將股價連續30個交易rì低於港幣5角的主機板上市公司股票除牌,引起市場恐慌xìng拋售這些股票,香港股市俗稱不到一元的股票為“毫股”和“仙股”,這件事被稱為“仙股事件”,由於大量散戶股民損失慘重,引起民憤,港交所總裁被迫辭職。

當時mín zhǔ派議員就提出要追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的主管責任,由於包海生力保,導致高管問責制被譏笑為“問而不責”,差點半途而廢。同時包海生第一任期內大力推動融合中國文化母語教育,改善民生的八萬五居者有其屋計劃和港人居港權申請人大釋法等舉措,也被人翻了舊賬,不少人認為他獨斷專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