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部分

經無法及時救護,那末巴方或者他背後的中國又將如何作出反應呢?

阿三忐忑不安地焦躁等待著。

不管是東方同盟的最初評論還是巴國自己的原始記錄,或者是遠在歐洲並沒有放鬆對戰場進行評估和預測的德國人,甚至連一貫在內心世界裡都對這個小盟友充滿了蔑視的美國軍人都或多或少地對阿三這次軍事行動計劃的突然性和隱蔽性表示出了異常的驚訝。

從4月17日宣佈增派8個旅進入克什米爾印控區,到戰爭爆發僅僅才12天時間,雖然力量對比的確懸殊,但印方實際才33個旅的兵力,巴方也有15個旅,巴方不應該這麼快就出現崩潰局面。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應該是巴國對戰爭來臨的沒有進行切實的準備,雖然巴國最先發布最後通牒,也是巴國最先進行總動員,但是自始至終,從上到下,巴國都是一片和平氣氛,沒有人會預料到印方會在4月29日就發動突然襲擊。後來因此丟官的巴國三軍總參謀長回憶說,針對當時的情況,巴國軍方也曾經認為戰爭可能會爆發,但是卻想當然地就認為即便真的爆發區域性衝突,因為受到戰爭物資準備和軍隊動員組織因素的影響,印方最早也要到六月初才能發動進攻。因此,總參謀部在調配軍力的時候就要求支援的14個旅“務必於5月10日前到達指定位置,做好防禦準備。”

同時,另外一個不能讓巴國政府和軍方不能啟齒的原因是——巴國一開始就是想利用軍事手段虛張聲勢來緩和國內強硬派的壓力,並沒有真想和阿三來一仗。同時,過於迷信和東方同盟的關係,讓巴國認為這次兩國最多就是在停火線上打幾炮而已。

因此,一切的一切,都讓促不及防的巴國遭受了一個悶棍,在戰爭一開始就落於下風,遭受了4次印巴戰爭以來最丟臉的挫敗。

不過,不可否認的應該還是印方成功應用欺騙策略掩蓋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瞞天過海”是這樣實施的。

8個旅的陸軍在世人看來是挺多的,可在職業軍人眼睛裡還沒有兩個完整編制的陸軍軍團有突擊力量,這也是巴方沒有引起警惕的原因之一。

8個散兵旅其實就是印陸軍第2、第3軍下屬的主要突擊力量,4月17日被命令支援印控區的軍警鎮壓“暴亂”後他們被拆成以旅為單位到4月25日才“珊珊來遲”到達查謨地區。世人包括旅長們都以為這是要輕鬆地來進行反恐行動,4月28日,這8個旅被秘密重新組合,4月29日就開始進行戰鬥,這就在客觀上以“反恐”的名義掩蓋了印方的真實意圖。

同時印方在戰爭準備上進行得比較充分,本身的常規力量和空軍就比巴國要強大得多,所以,以有心對無意,戰爭打成這樣其實也就很好理解了。

目瞪口呆的巴基斯坦人開始組織反攻,連夜從全國各地抽調軍隊和戰鬥機,試圖全面奪回戰場控制權並最終解救兩個被包圍的重要城市。

反擊!一定要反擊,把阿三趕出國土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到4月31日清晨,巴軍在木爾坦、拉瓦爾品第和米楊瓦利三地增援而來的部隊已經聚集了23個旅,加上正在費薩阿巴德地區和印方對峙的8個旅,巴方準備進行決戰。

計劃是這樣的,一邊強令被包圍的兩城守備部隊堅持拖住印方,不能讓那14個旅騰出手來支援,南線以17個旅進攻拉合爾的印第1軍區,北線從拉瓦爾品第以14個旅進攻古傑拉特的第2軍區。到目前為止,雙方兵力對比情況是,巴方38個旅(包括被包圍的7個旅)26萬人,800輛坦克,700架戰鬥機,印方33個旅22萬人,1200架戰鬥機,1100輛坦克。

這是一個關係到本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決戰,全國陸軍80萬人要麼在南面依靠沙漠和沼澤防備印方進攻,要麼在北面守備首都和克什米爾地區,巴方真正可以使用的總戰略預備隊也就是這31個旅了。

不過,暫時的兵力優勢立即就被印方增兵計劃打破了,4月31日下午,印方後備力量11個旅的湧入讓巴國進行決戰的希望落空了。

這一切都不能瞞過美國人的偵察,呵呵,看來印方實際佔領上述地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中國方面?在新疆的一個重灌軍至少要10天以上才能完成調配和翻越喀拉崑崙山到達戰區。何況情報已經顯示中國在同盟內部承諾不主動參加到印巴戰爭中去,按照1971年戰爭程序來看,當時中國方面也僅僅是在巴方遭受滅國危險的時候才以最後通牒方式要求印方停火,那末據此分析,中國人在這10天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