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遷都?”
劉協一臉驚訝的看著曹智,怎麼剛過上條件好點的日子,就又要搬家了。但很快劉協很快就把張大的嘴閉上了,現在的生活條件能稍有好轉,完全是靠他的曹大夫帶人帶糧帶錢來支撐著的。但這又能維持多久,長久以往就是坐吃山空的結局。劉協走出“楊安殿”環顧著一片破舊的洛陽,心中思量道:“賦稅不能從這片廢墟中收取,各路諸侯的供奉物品難以躍過洛陽外的山川阻擋,在這種要住沒住,要糧沒糧的破敗之地,的確不是長久之計!看來還是要到一個人丁旺盛之地!”
“那曹大夫以為把帝都遷往何處為妥呢?”自己想通洛陽不是長呆之地的劉協,轉過身問就在身後的曹智。
曹智不同與一般的權貴或是軍閥,更沒法和那些“涼州狼”相提並論。他到現在從來都沒在劉協面前表現出霸道,或是丁點霸氣都未成展露。這是賈詡來洛陽之前,就跟曹智提點過的注意事項。後來曹智很快就印證了賈詡這種分析的依據所在:獻帝劉協從小一直生活在陰謀、暗殺、敵視和掙扎當中,他從童年到少年的成長史幾乎是扭曲的,所以獻帝劉協直到今時今日做了皇帝,他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是比別人強得多,身心中都極為排斥那種不停緊逼他的人,使他生活在恐慌中的人。
因此曹智一直以一種大哥哥的親切態度,對劉協進行誘導,來達成自己的所願。這是一種極佳的方式,也是一種長久的方式。劉協因此和曹智的關係更為親近,對他現在正在成熟期的心智也是有矯正的功效。
對於劉協略帶天真地問話,曹智微一欠身,直接乾脆的回道:“許昌!”
“許昌?在哪裡?很遠嗎?”
“不遠,就在陳留旁邊”
“哦,陳留我知道,我還差點被兄長封到那裡做藩王!”
點頭基本應允曹智遷都之想後的劉協,行出幾步,又想起了群臣會不會對此事有異議。於是,又問曹智:“朝中有些老臣跟著我東遷長安,後又一路西返,疲憊之身還未恢復,不知這時再次遷都,會不會”
曹智馬上介面道:“皇上不必擔憂,臣前幾日已著太史令夜觀天象,說太白犯鎮星於鬥牛,熒惑又逆行,金火交匯革命之象也”
曹智反正說了一大堆專業天象術語,不要說獻帝沒聽懂,就連曹智自己也沒鬧明白這些什麼星的東西,只是最關鍵最後一句“魏地將要興旺”讓劉協明白了遷都不是他或是曹智的意願,而是老天的意願,而這個“魏地”指的正是許昌。
既然連老天都這麼說了,在第二日的升殿議事上,新尚書荀彧的提議,以全體透過的高票,決定了遷都事宜。
十日後,聖駕起行,浩浩蕩蕩地出洛陽向魯陽進發。
身處梁縣的楊奉,這天樂呵呵的,他已經派人往魯陽開始著手準備接駕事宜。儘管徐晃一再提醒曹智狡詐,此事中定然有詐,但這時的楊奉那還聽得進去,直到他在魯陽望眼欲穿的等了三日,也未見獻帝的“鑾駕”,更別說浩浩蕩蕩隨行地文武百官了,在通往洛陽的管道上只有那幾根雜草一直在搖晃,像是在嘲笑楊奉的愚蠢。
“報”悠揚的馬蹄和稟報聲,終於響起在了官道上。楊奉精神一振,暗道:“終於來了!”
但很快楊奉再次失望了,因為來的人數明顯少得可憐,那根本不是帝駕或是遷都的隊伍,而是他自己的斥候騎兵。
“快講,帝駕呢?”
“稟大將軍,曹軍出洛陽後,突然改道,由道關,直放許昌而去!”
“放屁”楊奉一把摔了手中的大將軍斧鉞,人卻因為太激動,直接墜下了馬。
徐晃等一干將領,忙衝下馬,來攙扶摔倒的楊奉。
楊奉急喘著粗氣對徐晃吩咐道:“快,快,徐晃率部趕上去,務必把皇上給我奪回來”
千騎鐵騎從魯陽奔出時,曹智正隨著獻帝的“鑾駕”盤旋在道關之上。
道關是一座險要的古關,因山路十二曲,往返都要盤旋上下而得名。曹智選擇這條路也是經過精挑細選,這條路偏僻,又可隱藏千軍萬馬的蹤跡。但缺點就是獻帝的遷都隊伍龐大,因為道路曲折,所以行進的速度很慢。在一路上曹智下令把好些重、大、不易運輸之物統統扔掉。劉協好生捨不得,因為這些好東西都是曹智到達洛陽後為其置辦的,他已經好些年沒用上這些好東西。
但曹智為了行軍速度,還是堅決下令“扔”,並寬慰劉協,等到了許昌,已經為獻帝置辦下更好的御用之物。終於在曹智的催促下,獻帝和他的三萬大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