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7部分

員已經先後擁有了500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間,但是真刀真槍和德國王牌飛行員編隊空戰今晚卻是頭一遭。

如果不是魯澤爾的中隊換裝新型的fokkerdviii只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對新飛機的效能還在一個熟悉過程中,而聯軍航空隊的飛行員們在南苑航校放單飛不久就直接飛上了色5雙翼戰鬥機,到這會兒聯軍航空隊第1戰鬥轟炸機聯隊色5戰鬥機大隊的飛行員們基本都駕駛色5的時間超過了半年,對自己的飛機脾性熟悉程度上略佔上風。

說時遲那時快,夜空中8架色5和7架fokkerdviii很快攪成一團混戰起來,德國第1戰鬥機聯隊雖然是空中大編隊馬戲團戰術的創始人,但是有了王庚和英法飛行教官悉心培養的聯軍航空隊中國飛行員們缺的只是實戰經驗而不是戰術知識,更何況今晚魯澤爾帶領的第26戰鬥機中隊的第1、第2小隊的飛行員們顯然憋著勁要替之前被擊落的漢斯和他的飛機報仇。

德國王牌飛行員們顯然被遠在500米外就衝著自己開火的聯軍菜鳥飛行員們的慌亂和莽撞搞的哭笑不得,但是有一點,叫中隊長魯澤爾中尉吃驚的是,自己帶領第2小隊衝散聯軍色5編隊的企圖並沒有成功,色5雙翼戰鬥機的爬升和盤旋效能比之fokkerdviii相差彷彿,而發動機的動力則要強勁的多。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上)懵懂中贏了

更重要,夜戰中,塗裝成白色的德國飛機顯然比上半身迷彩下半身天藍色塗裝的聯軍色5更加醒目,而聯軍的2個小隊雖然交替拐彎和翻著跟斗,但4機編隊的陣形居然一直被維持了下來。

這意味著,德國王牌飛行員們期待的1vs1的空中決鬥並沒如願以償的出現,聯軍航空隊日後雖然湧現出無數的空中王牌飛行員,但在1918年的秋天,王庚對聯軍航空隊的要求就是用集體作戰彌補飛行員個體經驗不足的缺陷。

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就是紅男爵再世,他一架飛機也絕對無法單挑4架敵機並取得全勝,要贏也只能各個擊破逐個擊落,問題是,這個夜晚,聯軍航空隊的4機編隊非常教條、但是嚴密,長機決定編隊的戰術動作和進攻,而僚機負責跟隨和掩護,3、4號雙機編隊則負責掩護1、2號編隊。

而色5的長機呢,他永遠在追逐並攻擊對自己編隊威脅最大的那架敵機,而不是對方看上去最弱的那架敵機,這是王庚灌輸給聯軍航空隊的理念,在歐戰西線的空戰中,幾乎80%的擊落是由雙方王牌飛行員完成,打蛇要打七寸,王牌對王牌是空戰中最佳的選擇。

換句話說,聯軍航空隊每一個飛行小隊被灌輸的理念是要在本小隊最大生存率的情況下打贏每一場戰鬥,而不是單純的擊落數字。

每個小隊的帶隊長機飛行員一定是整個小隊中技術最好的那個,但對聯軍航空隊來說這遠遠不夠,能指揮並帶領自己的小隊用最大生存率打贏戰鬥的指揮員,才是合格的帶隊長機,臨機判斷往往比技術更關鍵,一個判斷失誤作出錯誤的選擇,則意味著失敗和被擊落。

當然,聯軍航空隊的每一個飛行員都配備降落傘,而跳傘甚至是他們在航校放單飛之前就必須掌握的技巧,而相比之下,此時無論協約國中的美英法飛行員還是同盟國的德奧土耳其飛行員,都沒有配備傘包,用英國人的話說,空戰是空中騎士的決鬥,被擊落要麼迫降要麼摔死,跳傘求生是懦夫的行為,會降低部隊計程車氣和必勝的決心。

在王庚看來這種迂腐的理念純屬沒事找抽,事實上,在王庚前世正是因為歐戰中各國飛行員都不配備降落傘,這種鼓勵提倡不成功變成仁的理念客觀上使得空戰的傷亡率巨大無比,整個歐戰過程中雙方加起來有超過5萬名飛行員戰死就是個明證。

如果說魯澤爾中尉帶領的7架fokkerdviii型白色戰機的目標是擊落敵人的話,那麼聯軍航空隊的這兩個色5小隊的秉承的空戰宗旨則是儲存自己的情況下再消滅敵人,這一次半個中隊規模的雙方編隊空戰最後演變成老鷹捉小雞,只是扮演老鷹一方的是像矮胖小白鴿一樣的德國fokkerdviii,而扮演小雞一方的卻是個頭更大身子更修長的聯軍色5。

空中勉強能看出是2個迷彩色的色5小隊在盤旋著和兩個白色的fokker戰機在格鬥和追逐,雙方互相射擊的距離從500米打到100米甚至50米,當然,交匯是一瞬間,曳光彈在夜空中潑灑出絢爛的色彩和光亮。

空戰第一個回合:

德國魯澤爾中尉帶領的4架fokkerd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