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就會顯現,某一人遞補這一職位的結果,後面可能出現一連串的順次遞補。這種官場蝴蝶效應,都有可能神奇地改變一個應屆大學生的命運。比如說,順勢而動的結果,使得一名公務員升上了副科長,而這個單位,也因此出現了一名公務員的缺額,最終,這個缺額,便有可能被一名應屆大學生填補,也許有一天他也會到省委副書記的位置。
這僅僅是一個省委副書記的變動,何況周書明還要調整廳局級,那又會影響到多少人?
所以人事問題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身在其中的人,只要有那麼一絲希望,肯定都會取努力爭取一回。
其實周書明也許對中央會同意由貝湖省委來建議這個人選根本就沒有任何把握,就是這樣一手,那他在貝湖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因為這樣的事情就像著急上班排隊等上車的人一樣,時間本來就緊張,錯過這趟車或許就遲到了,而這個時候突然維持秩序的人讓一個外人來插隊,那勢必讓本來都在琢磨著插隊的人一下同仇敵愾,先對付插隊和介紹插隊的人,而且周書明這麼做能重新凝聚起周書明本系統的人的人心,團結到遊走在他和周書明中間的人,甚至能夠分化他體系中的人。
陸政東想到這裡也不禁撓了一下頭,周書明確實在權謀上是到了一個境界,也難怪楊凌峰砸他重視面前很快就敗下陣來,周書明這是典型的陽謀,堂堂正正,大義凜然,而且是把一把手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國內是權力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過去稱為黨的一員化領導,亦即所有的各個部門各個系統都要歸入到黨的領導體系之下,這種管理形式強化了黨的領導,但在過分強調黨的統一領導的情況下,後來演變成黨委的主要負責人的絕對領導,各個地方真正的掌權人是一把手。
一把手最重要的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上級賦予的人事權。
這種權利可以決定他以下眾多在各級黨政機構中幹部的政治以及生存權利,黨管幹部的原則,使得各級政府體系內的官員最後都由黨委做出決定,而黨委的核心機構是常委會或者黨組,黨委、黨組裡最具有發言權和決定權的是黨委書記,即一把手。網上流傳一個段子很能說明道理:一把手說一不二,二把手說二不一,三把手說三道四,四把手是、是、是、是,五、六、七、八、九把手,光做筆記不張口。一千個副手,抵不過一個正手。
從道理上講,幹部任命要由常委會或黨組決定,但是常委會或黨組都是圍繞一把手組成的,黨委會的召集人是黨委書記,開會時最後總結的是一把手書記,他就幾乎有了最終決定權。
由於過分強調團結大於一切,尤其是近年來和諧社會的提出,在博弈過程中,沒有人願意冒著不團結、違背和諧社會的罪名和一把手分庭抗禮。
在黨的組織體系內,人身依附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常委會或者黨組的組成人員很大一部分是根據書記的提名或者書記的首肯決定的,而且常委們分管的工作一般都是各管一攤,唯有書記管全面工作,要是得到書記的支援,那就難以作為不說,而且會被上級部門認為沒有工作能力,這樣的情況勢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形成了一定的依附關係,如敢於提出不同意見,會被書記認為不顧全大局,搞不團結、搞小團體、小山頭等罪名,遭受打壓和排擠。
在黨委會上,書記和組織部長二人唱雙簧,就幾乎可以決定幹部的任命,在地方政府裡,政府部門領導一般也要參與幹部任命,但是提名權在組織部,而組織部隸屬於黨委,在幹部任命這場權利分配的盛宴裡,一把手在幹部任用管理中具有無與倫比的發言權和決定權,其他領導人能夠分享其中部分權力,全看一把手的權力平衡和個人性格以及班子裡其他人員自身的背景實力而定。
而國內的行政管理體制是首長負責制,即各地區行政首長和各部門負責人對所屬地區和部門的行政管理負總責,這與民主集中制有所衝突,於是就有一個重大事項由政府組成人員辦公會議或者常委會集體研究制度作為補充,起到一定的牽制和約束作用。
而這樣的制度設計有其合理性,但在某種程度上講其實還是有利於一把手,因為黨委一把手可以根據需要將任何他想要掌控和參與的事情決定為重大事項,因此他可以將政府事務等事項列入黨委議事範圍,實際上黨委書記可以在管理範圍內把任何事項的決定權歸屬於自己,因而就具有了插手政府事務的機會,由於缺乏制約權力使用範圍的界線規則,這種事情也屢見不鮮。
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