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者,這樣的奇蹟,不是靠那一個人的力量,靠的是萬眾一心,三軍用命。請你們去採訪他們吧,他們才是真正的功臣”
第36章三軍用命(二)
陸政東並沒有在救援結束之後就離開了安楠市,救援雖然結束,但是後續的很多事情才剛剛開始。
安楠電視臺,省電視臺、央視都報道了安楠發生重大泥石流和滑坡的事情,陸政東也知道這件事避免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運氣的成分,但不管怎麼說,他在當時是做出了最為及時和正確的決策,這一點不管是在高層還是在高層還是在省裡都讓他得分不少。
而在安楠的這幾天,陸政東也更為深刻的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潦倒和窘迫,陸政東在接見參加救災表現很突出的安楠市的一隻礦山救護隊的時候,有人就直言現在沒有人看到安楠過去為國家做出了多麼大的貢獻,在安楠變成這樣子之後,安楠就成了被拋棄和遺忘的地方。
陸政東也不能說他們的話沒有道理,不管是誰當省裡的主要領導,誰都不會不知道安楠,可是安楠的現狀就決定了安楠很難成為領導優先要處理的物件。
這不僅僅是涉及到需要投入大量財政資金的問題,而且還涉及到眾多的產業工人的出路問題,以及如何恢復生態環境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錯綜複雜而又龐雜斑駁,採取的措施輕了,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的作用,而採取的措施太猛了,安楠方方面面又會強烈反彈。
所以不管是省裡那一任領導都想等理順其他容易理順的事情之後再回頭來解決安楠的問題,只是貝湖需要理的事情實在太多,到最後所謂的解決安楠的問題都不了了之
既然安楠已經的事情已經擺在陸政東面前,陸政東也就想試著開始著手解決安楠的問題,只是想要解決安楠的問題,班子的問題,特別是市委書記和市長的人選一定要選好。
對於安楠這樣的困難城市,需要的是要有開拓精神,具有創造力的幹部擔綱領頭人才會真正拉動這輛已經快散架的馬車,而眼下的市委書記邱會三和劉安泉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特質,事實上,兩人被安排到安楠,主要就是守住安楠這個攤子,儘量不給省裡添麻煩。
而他要開始著手解決安楠這個攤子,在省裡恐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貝湖最近幾屆省委省政府的一個基本方針就是先解決發展問題,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解決問題,對於像安楠這樣的老大難,肯定是列在議事日程的最後面。
而且現在他在貝湖也已經展開了一些工作,這樣把攤子擺得太多,扯得太大,資金的問題是個問題,而更大的問題是省裡的其他同事肯定會擔心這樣會顧此失彼。
所以必須要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並說服省裡的方方面面,這件事才真正有可能開始實施,而這方面他還必須要想一想。
也就是在這次接見中陸政東還再一次聽到有人提起馬英華,而且還是以稱讚的口吻提起,陸政東知道,安楠市裡的領導不會不知道馬英華和他之間的那檔事,肯定是不會在他面前提及。
至於這些礦工,肯定是事先給這些人打過招呼的,不過這些礦工本就是苦出身,也沒什麼可顧忌的,對於這樣的交代估計也沒太往心裡去,見他又沒什麼架子,本著樸素的想法,於是有些話就脫口而出。
從這些礦工的口中,陸政東能感受到這些人倒是對馬英華的印象相當不錯,這著實有些出乎陸政東的意料,這也不由讓他對這個馬英華有了那麼一點興趣。
所以在接見結束之後,陸政東不由就對楊啟成問道:“秘書長,那個馬英華既然原來是安楠的市長怎麼會去高教廳?”
楊啟成對馬英華的情況是摸得一清二楚,於是把前因後果一一道來,馬英華在安楠的時候,安楠雖然已經沒落,由於資源的枯竭,原先配套的電廠倒是有了富裕的用量,而那幾年是由於經濟發展,全省電力供應都非常的緊張,於是省裡就協調往外輸出。
哪知道電是輸出去了,資金卻沒見回來,當時安楠周邊幾乎都欠安楠的電帳,甚至其中一大部分明裡暗裡成了死債、無頭債。
安楠透過各種渠道,甚至透過省裡協調催款都沒什麼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馬英華毅然決然向全市電廠企業下達了命令:停止向欠煤款電款的地區及單位供電!
這時,省裡“關心”起安楠了,一方面安撫安楠,一方面“協調”欠款地市還款。在象徵性地給安楠還了一點電款後,又希望安楠供電。
可是馬英華據理力爭,講安楠本身現在都困難,這些地方還拖著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