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議

和歷史上一樣,曹操前腳才退出河北,袁尚、袁譚後腳就打了起來。起因是袁譚以追擊曹操為由,向袁尚索要兵馬、鎧甲。

袁尚可不傻,對方明顯是存著吸他的血,以壯大自己的心思,若兩人兄弟和睦還好,現在兩人面和心不和,早晚必有一戰,他豈會做出資敵的蠢事來,所以既不許兵,也不給甲。

見袁尚一毛不拔,袁譚不由勃然大怒,謀士郭圖、辛評為了一己之私,從中挑撥離間,直接導致袁譚憤而起兵,反攻鄴城。

雙方大戰於鄴之外門,袁尚儘管年輕,卻驍勇善戰,前大挫曹操之鋒,今又大敗袁譚之軍,袁譚連黎陽都不敢再回,引敗兵向東逃往渤海南皮。

渤海郡屬冀州,乃是袁紹的起家之地,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名為郡,實則與州無異。袁尚怎肯讓袁譚竊據,不久即親率大軍追至南皮,袁譚再次大敗,不得不放棄渤海,退保平原。

平原郡屬青州,卻位於黃河北岸,是青州的一塊飛地,袁尚收復渤海後,乘勝南下進攻平原,誓要將袁譚徹底逐出河北。

袁譚自恃年長才高,袁尚在他眼裡只是一個無知小兒罷了,儘管屢戰屢敗,猶不肯認輸,在得到別駕王修的支援後,更不肯回河南,據守平原,死戰不退。

然而袁譚到底是孤軍,不比袁尚背靠冀州,兵多糧足,到八月時,袁譚漸漸有些住了,思來想去,竟聽信謀士辛毗的意見,試圖借曹操之手,壓制袁尚,辛毗自告奮勇,為袁譚出使許昌,向曹操求和、請援。

殊不知辛毗早已有脫離袁譚,歸附曹操之心,其一入許都,立刻將河北情報全部告知於曹操,並獻上攻取河北的方略,力勸曹操應袁譚之邀,出兵河北。

荀攸、郭嘉等心腹謀臣也都認為二袁相爭,乃自取滅亡,平定河北的時機已到,因此曹操當機立斷,再度出兵攻打黎陽,擊袁尚之必救,解袁譚之困厄。

就在曹操率軍北上救援袁譚之際,荊州卻在忙著秋收事宜。

荊南地區在連續兩年獲得大豐收後,今年荊南多處皆生水患,導致穀物歉收,所幸前兩年天公作美,加上劉景又曾禁酒節糧,因此民有餘糧,國有積蓄。

荊北地區去年飽經戰亂,短短一年時間很難恢復元氣,好在南鄉郡被劉景收歸治下,關中流民聚集沔水兩岸,廣種粟麥,今年收成不錯,收租三十餘萬斛。

荊南之稻,皆送往長沙屯儲;荊北之谷,皆運往江夏積存,一時間,舟船充塞江面,輜車填滿道路,首尾相銜,絡繹不絕,這針對的是誰,不言而喻。

事實上早在去年時,劉景“拒絕”與江東續盟固好,襄陽眾臣便猜出劉景有吞併江東之志。

不久劉景對外透露了接下來的戰略方向,正是江東,荊州上下圍繞這個計劃開始全力備戰。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首先是清剿境內寇盜、蠻賊,既可消除內部隱患,又能起到練兵之效。

清剿行動足足持續了大半年時間,稱得上碩果累累,不僅地方大安,更收民三萬餘戶,得精兵五千,引為部曲,以供驅馳。

同時劉景又命人盡起儲材,興修舟艦,開礦冶鐵,鍛造鎧兵,通市關中,購買戰馬,經過大半年全力生產,軍資器械,堆積如山,足以支撐大戰之所需。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沒有東風,也要創造一個出來。

八月底,荊州秋收基本結束,駐紮在各地的大軍開始源源不斷向襄陽、江夏、長沙聚集。

就在這時,忽有豫章賊越境入寇長沙安城,旋遭殲滅……

今年以來,豫章太守孫賁唯恐劉景借豫章賊之事向他發難,開始對盤踞在諸山谷中的山越、賊寇展開瘋狂進攻,甚至為了取得最大效果,聯合胞弟廬陵太守孫輔一起行動,不可謂不賣力。

然而豫章境內多山,尤其是與長沙交界處,有著諸多山脈,延綿千里,山越、賊寇往山中一鑽,一時間又哪裡剿得完。

豫章官兵的圍剿,逼得山越、賊寇不得不將目光轉向西面的長沙,此時只要劉景讓防線稍稍賣個破綻出來,引豫章賊自投羅網,如此東風自然就到手了。

有了開戰藉口,於是劉景大招群臣會議,不但兩府(安南將軍府、刺史部)大吏悉數到場,四方屯將也大多趕回襄陽出席會議,包括駐守武關的韓廣。除了遠在荊南的劉修、習珍等將外,惟有江夏的甘寧、劉祝,正整訓兵船,全力備戰,未曾回來。

劉景今日脫去褒衣危冠,改服戎裝大冠,按劍坐於高堂之上,目光環顧堂下數十名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