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突通老元帥如鐵塔般站立在殿中,目光炯炯,聲若洪鐘。
“陛下,臣請立即調回東郡王李績,回師江夏。”
當張超率軍從沿海北伐,繞過了五嶺雄關之後,朝廷這邊李績又遲遲攻不過五嶺,那麼李績這支十萬大軍繼續留在九嶷山已經毫無必要了。
尤其是南軍已經攻進江西,饒州和洪州接連被奪,下一步就是洪州,那時江西南北東三面都為南軍所佔,實際上江西就已經丟失了。
再不趕緊把李績的這支精銳撤回,那他就要被困在湖南出不來了。
對於眼下的朝廷來說,李績這樣忠心耿耿的大帥,極為難得,他麾下的那十萬精銳亦極為重要。
“屈通突,你的意思莫非依然是要主動放棄長江以南?”李世民問,臉色不善。
“陛下,現在確實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我們主動在荊襄部署重兵,還能握有主動權。若是依然去江西湖南爭奪,一旦失利被擊敗,朝廷連個緩衝的餘地都沒有了。”
“北唐、南唐。”
李世民放聲大笑,越笑越猙獰。
“朕要荊襄重鎮,要塞,豈會懼張超?”
“陛下,天下沒有攻不破的險要。潼關雖險,畢竟項羽曾入之,曹操曾入之,劉裕亦曾入之。”
“瞿塘雖險,畢竟岑彭曾入之,桓溫曾入之。”
“劍閣雖險,畢竟邢巒曾入之,尉遲迥曾入之。”
“就連長江之險,晉師曾渡之,隋師又曾度之。”
“荊襄雖險,亦不可恃!”
老帥一番話,讓皇帝無話可說。
良久。
“讓李績再組織一次大的攻勢,若是實在打不下,再退回來,退住潭州、江州和鄂州,以為襄陽屏障。”
········
揚州。
監國朝廷已經從廣州遷到了這裡。
揚州牙城。
已經恢復了生機,甚至回到了今年動盪之前的繁榮景象。南軍一來,地下的大筆金銀起出,同時隨船運來的大批金銀幣和新鈔,讓揚州的金融亂象結束。
市場穩定了,人心安定了。
月前的那場炮戰,只是轟塌了揚州城的一角。
那場炮戰並沒有持續多久,在南軍轟塌揚州外城一角後,程名振和楊弘禮最終選擇了投降。
既然城已破,再強行抵抗,也只不過徒增傷亡而已。
張超入城,也確實履行了承諾,沒殺揚州一人。
官吏基本上照舊任職,只不過南軍接管了城防兵營,府庫物資等也交接給了南軍。
程名振和楊弘禮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願意留下。
拔亂反正,一切都迅速好轉。
就連被轟破的城牆也被迅速的修補好了。
張超還派人加固大堤,又接納安置災民,調拔糧食,建立安置營地等等。
一切有條不紊。
太子承乾率領的右軍,也橫掃了大半個淮南,如今整個淮南都被南軍攻下,承乾也回到揚州城裡。
還有一個極好的訊息,張超的妻妾兒女們,也陸續的回到揚州。得益於南軍的行動,她們得以提前就到了南佔區,可以不必再辛苦輾轉去廣州。
這段時間,隔三差五有妻妾孩子趕到揚州團聚。
大家都很高興,唯有崔鶯鶯和盧四娘憔悴許多。一個喪女,一個喪子。
崔鶯鶯見到張超第一面,說的第一句話說是,“一定要替夏花報仇!”
張超答應了她。
揚州臨時的內閣衙門。
內閣會議正在舉行。
內閣會議由首相張超主持,翰林院、御史臺、大理寺、議會等不隸屬於內閣的部門未參加,太子也一樣未曾加。
正常情況下,內閣會議太子並不參加。
內閣統領的六部以及諸寺監還有樞密院各部門長官都參會。
今天會議,主要還是討論下一步的行動。
到底是進攻還是暫停。
如果攻,要往哪攻。
“漢京朝廷已經派出了使者前來,提出想要暫時休兵罷戰,說是如今洪災肆虐,百姓受苦,朝廷希望與我們為天下蒼生考慮,暫止刀兵,一起救援災民。”
張超坐在那,面帶著微笑向大家說道。
“這不過是朝廷的緩兵之計,我們一定不能上他們的當。若我們答應休兵,他們肯定要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