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王扶余璋死了。
死的時候,好歹百濟還沒有亡,算不上亡國之君。不過百濟朝廷上下對於這位老不死的終於死了,除了高興還是高興。
他們之前甚至送了扶余璋一個昏王之名。
扶余璋死了,許多人甚至聽後彈冠相慶。
“投降吧!”
一名百濟將軍對一位百濟文官道,百濟國都丟失,五個陪都也丟了三個,百濟軍隊在華軍面前不堪一擊。不停的丟城失地,若不是上次扶余璋跑的快,他們早就成了俘虜了。
這段時間,昏王帶著他們東奔西逃,這日子大家都過夠了。
“可大華能夠赦免你我等人嗎?”
有人猶豫。
“派人去談一談,只要大華願意保證我等身家性命,那我們就願意降。”
“只怕他們未必在意啊。”
百濟都城。
戰爭的痕跡似乎已經被清掃一空,港口依然一片繁忙,而都城裡商鋪照舊在營業。
不過城頭上飄揚的紅色大華龍旗,卻宣示著這座城池換了主人。
百濟王宮。
紅色的龍旗外,還飄揚著紅色的九頭鳥旗。
大華太子,東征元帥張璟已經自耽羅島移駕此處。
王宮裡的人全都換成了東征行營的人。
張璟對於什麼百濟王宮裡的美人之類的沒什麼興趣,一入百濟城,立即下令清查府庫,然後清空了王宮,將之做為新的東征大本營。
隨著張璟一同到來的,還有許多商人。
有不少是此前就在百濟王城的華商,張璟都把他們原來的商鋪發還給了他們。同時,對於許多百濟王家和官府所擁有的商鋪倉庫等都沒收。
對於那些逃跑百濟官員、商人們的財產,張璟也是直接沒收。而那些沒有逃跑,留下來,並對大華表示臣服的官員、商人,張璟出乎他們意料的給予了寬赦。
對他們徵收一筆財產稅後,他們就成為大華佔領區的順民了。
這筆財產稅,為他們所有不動產、動產的兩成。此外,他們的所有田產、房屋、商鋪等這些財產,需要換取大華的契約,另需交百分之八的契稅。
財產稅和契稅並不低。
但百濟人沒人敢不交,對於他們來說,要麼交這筆重稅,要麼就只所有的財產都將被沒收,人都可能成為奴隸。
他們沒有的選擇,大華讓他們交這兩筆稅,他們視為是征服稅。
完稅後,他們雖然還不是大華戶籍的,但卻也成為佔領區順民,華軍也會保證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那些開商鋪的,交過稅後也可以繼續營業。
百濟城的糧食等各種物資的供應都還保持著正常,甚至東征元帥府還禁止那些商人趁機漲價等,強行維持了物價的平穩。
城裡的百姓,也實行了保甲制度。
保甲聯保,連保連坐。
有幾萬華軍入駐,整個百濟城變的很安寧。
張璟對於軍隊的約束還是很嚴格的,入城之後,三令五申,禁止私自行動,禁止搶劫強姦等等。
他甚至對幾起行為惡劣的行動,給予了嚴懲,使得軍紀得以保持。
華軍入駐在百濟城裡,就如同是駐紮在大華的城市中一樣。
一方面是嚴格的軍紀,一方面張璟對於華軍,也是大方賞賜。從沒收的府庫特資中,特意的拔出了很大一部份用來賞賜犒勞軍隊。
每個士兵都得了一筆賞錢,還有一些物資。
甚至迅速的對奪城作戰中表現好計程車兵給予了晉升提拔。
這些下來,使得士兵們都很滿意,沒人對不能搶劫有什麼怨言。哪怕是輪流休假,士兵們現在結夥在城裡玩,也不會有誰說搶劫商人、調戲婦人,連吃霸王餐都沒。
那些百濟人瑟瑟發抖了幾天之後,發現秩序居然如此的好,甚至連過去街道上的那些流氓地痞都沒了,也是極為驚訝之後充滿驚喜。
他們並不知道,那些流氓地痞曾經也是想要趁火打劫,渾水摸魚的,結果入城的華軍迅速控制城市,然後優先對這些毒瘤進行了打擊清理。
一個又一個的被扔進了俘虜營裡,對這些人,張璟可沒有什麼好態度。這些人的下場,就是成為奴隸,為大華接下來對百濟統治做貢獻,修路築城鋪橋,甚至是挖礦建立屯莊,他們的下輩子絕不會好過。
張璟每天讓人在城中宣揚大華律法,告訴這些百濟人,大華是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