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6章 參奏李超

杜淹隨手開啟一本摺子,裡面全是彈劾京兆尹李超的文字。罪名還羅列的挺全,足足三十幾條。嗯,比剛才那本少點,剛才那本足足列出了七十多條罪狀,還有一份更加聳人聽聞,足有一百多條。

若只是看這些摺子,誰都以為李超是個罪大惡極的人了。

不過杜淹既然能當上大唐的新御史大夫,統領著御史臺,靠的可不僅僅是他被皇帝抓走時咬緊牙關一字未吐。歷仕隋朝、王世充和李唐,杜淹的任職履歷可是極為豐富的。

在楊廣手下時,杜淹就已經官至御史中丞,是御史臺的佐貳。在王世充的朝廷裡,也官居吏部尚書。到了李唐,天策府兵曹參軍,文學館學士,翰林學士。再到如今,秦王成為太子,他也進入御史臺,成為御史大夫,還爵封安吉郡公。

杜淹在原來秦王府可是幹髒活的,現在來御史臺,也是專門負責搞彈劾的。但他更清楚,太子讓他來東宮,不僅是信任他,也是要他來管好御史臺的這群御史言官。而絕不是要被這群人牽著鼻子走,甚至要彈劾太子最信任的李文遠的。

自己要是聽了他們的話,把這些奏摺送進東宮,甚至也跟著上摺子彈劾李超,那才是有鬼了。

“我們御史臺是朝廷的監察機構,諸位御史們也有風聞奏事的權力。但是,莫要把朝廷賦予給大家的這個奏事之權,肆意妄為,過度行使。你們的這些摺子,你們自己信嗎?”

杜淹把摺子扔到一邊,桌案上,已經堆滿了。

御史中丞孫伏伽坐在一邊,也臉色不好看。他是御史臺的副長官,之前因為彈劾李瑗之事被免職,後來投行狀給李超,參加科舉,中了進士,然後成了李超的幕僚。因為他本就是秦王府的舊人,這次便也算是官復原職,重新出任御史中丞。

孫伏伽對於李超很瞭解,同時對於這御史臺裡的御史們更加了解。

御史臺以御史大夫為主官,御史中丞為副,下面有治書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等一大群御史。

御史臺僅僅有風聞奏事之權,卻沒有司法之權。

御史有風聞奏事之權,可現在這些御史全都彈劾李超,而且還羅列了這麼多的罪名,這卻已經不是御史本份了。

他知道御史有時為了讓所奏之事引起關注,會誇張一些。

可誇張也沒有這麼個誇張法。

不就是找長安的糧商們借了點糧食嗎?在這些御史的筆下,差不多都成了謀逆叛亂了。這樣的摺子他們如何透過?更不會附署。

“你們要是覺得自己寫的東西自己能信,那麼你們自己把摺子送上去,我們不會署名,更不會同意的。”

杜淹坐在那裡,也是一臉鄙視的看著御史們。

他很清楚,自己進入御史臺,甚至直接成了御史大夫,這些御史很不滿,也有人不服。有些人彈劾李超,弄這麼多大的陣仗,未必就完全是衝著李超去的,有的人肯定也是想衝著他來的。

他堂堂御史大夫,若是控制不住御史們,那他還當什麼御史大夫。在太子心裡,他豈不是無能,他這位子還能坐久嗎?

有人彈劾李超,杜淹其實無所謂。

反正他心裡也有點妒忌李三,別人想彈劾就讓他彈劾。但這得有個前提,這些人彈劾,得是在自己的許可下,得是在太子的意圖下。

“朝廷給大家的奏事之權,不是讓你們這樣用的,看看你們寫的都是些什麼****,你們就是這樣當御史的,就是這樣使用朝廷所授與的監察之權的?把這些垃圾全都拿回去,滾回去好好反省一下,再寫出這樣的摺子,某不但不會署名,還要第一個彈劾你們瀆職!”

杜淹一通怒火,把一群御史噴的體無完膚,唾沫星子都噴了他們一臉,還沒有人敢吭一聲。

杜淹是新貴啊,還是頂頭上司。

李超雖然官職更高,但畢竟跟他們不是一個系統的,但杜淹卻是上司,得罪了這個頂頭上司,日子以後肯定難過。

一群御史退下。

杜淹哼了一聲,對孫伏伽道,“這群混蛋,把御史臺當成什麼地方了?”

孫伏伽笑笑,“有人故意煽風點火,想撐渾水。”

“我知道,這些人對於我們兩個不服氣,尤其是對於我當御史大夫不服氣。”

孫伏伽拿出一個摺子。

“我也寫了道奏摺。”

“你不會也要彈劾李文遠吧?”杜淹笑問。

“當然不會,不過跟他有關,我要彈劾李瑗、李崇高父子,這裡詳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