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呢?去礦場去工坊做工,或者去邊荒拓荒墾田,對於不少人來說,這種新生活,是他們恐懼也害怕的。
到了外面,成了良民,也許還不如李府過的好呢。
特別是有些提任著職事的管事之類的,在李府的收入,甚至比外面一般的良民什麼的高的多,若不是李府的奴僕管事,府上怎麼可能放心他們擔任重要的管事職位呢?
府上奴僕們的反應,並不出乎李超的意料。
這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做良民得自由,並不是那麼美好的,外面的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
真要是自由那麼好,就不會有無數的自由良民,主動的投奔到地主豪門底下當奴僕了,那可是他們主動賣身為奴隸的,甚至是帶著自己的田產家財投奔到豪強們名下的。
為什麼?
因為一個良民,也就是帝國的子民,需要承擔的稅賦雜役等不少。而如果成為地主豪強的奴僕,他們其實什麼也不用為朝廷承擔,甚至向權貴豪強們交納的租子遠遠低於朝廷,日子能過的更好。
就算是普通百姓,他們也都很會計算的。
良民不良民這些,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雖然當了奴僕,可能以後世代都是奴僕了,但對於許多百姓來說,就算是個良民又如何,還不是世代都只是個最底層的苦老百姓,什麼仕途官場,這些跟他們有半文錢關係嗎。
李家這麼好的主家,這麼好的待遇,哪怕是自由良民,也並不足以讓他們放棄現在這種安逸舒適的生活。
當然,也不會所有的人家都跟李家一樣待奴僕這麼好,對於不少的奴僕來說,成為自由民,能夠分田授地,成為擁有一塊屬於自己土地的自耕農,依然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告訴大家,今天任大家敞開了吃,隨便吃,肉管飽,飯管足,吃飽喝足了,大家回去躺床上一邊消食,一邊好好想想,不用急著匆促做決定,細細思量考慮也不遲,但是,不管大家如何決定,我和李家都表示理解和支援!“
李超的話傳下去,府中自然氣氛越發熱鬧。
有的人在眉飛色舞的談論著即將到來的新生活,也有人只是微笑著,卻決定了要繼續維持眼下這份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
(現在人在昆明,稍後去大理。打算在那裡找個房子長住下來,在這邊一邊調養下身體一邊碼字。等安穩好,恢復狀態,我帶你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