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歷史大國孕育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古往今來的很多文物都表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紋飾的主動認識與掌握。”
“好,那中國曆代傳統圖案的風格和特點又是什麼?”那戴眼鏡的中年男人不死心問道。
“我國傳統圖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它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世界文明藝術寶庫中的巨大財富。從那些變幻無窮,淳樸渾厚的傳統圖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許多傳統圖案經久不衰,至今仍在沿用,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圖案豐富多樣、各有特色。新石器時期莊重大方、自然和諧的圖案紋樣,商周青銅器紋飾的雄渾神秘,春秋戰國時期活潑多樣、靈巧多變的圖案樣式,以及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傳統紋樣的結合等等,這些無不說明傳統圖案的設計無論是在造型方面,還是在裝飾上,都經歷了簡單到複雜,單一到多樣的過程。同時,在不同的地域、時代,裝飾圖案的特徵也各有不同,在選題、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上都有它不同的特點。
……
根據圖案自身特點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一點,是圖案產生的偶然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指‘可以證明,在許多地方,也許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製造都是由於在編制的或木製的同期上塗上粘土使之能夠耐火而產生的。在這樣做時,人們不久便發現,成型的粘土不要內部的容器,也可以用於這個目的。’人們在不使用這些編織物後,仍然保留這些編織物留在容器表面的痕跡。陶器的產生有其偶然性,是由原始社會的特定生活背景——向人類社會進化中的原始人群透過勞動改變自己的生活,在勞動中的嘗試,使陶器的產生成為可能。陶器表面的裝飾紋樣也是在這種類似的情況下產生,並在後來的社會發展中進一步美化了人類的生活。
以原始文化為代表,籃紋、繩紋一般是用刻有紋槽的陶拍或木拍在陶坯的表面滾壓或拍打形成的,繩紋和籃紋是因紋樣同繩索或筐籃的紋路相似而得名。另外,在用手抹平或拍打陶器時印在陶器上的指紋及對指紋的聯想也很可能是同心圓紋、回紋、旋渦紋等紋樣的來源。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同心圓紋、回紋、旋渦紋等紋樣與人的指紋也非常相似。
第二點是傳統圖案受社會背景的影響。
在政治因素方面,對於階級社會的禮器而言,紋飾的最重要目的似乎在於使一件禮器儀容變得醒目。其次,紋飾可以細分器物的種類。它促使人們對器型即禮器種類的注意,此外,在特定的器物型別中,紋飾還表示等級,而在等級中,還表示器物的所屬關係。
商代奴隸社會的典型特點充分體現在工藝美術作品上,是奴隸社會統治階級加強自身統治的產物。青銅禮器上神秘、怪誕、恐怖的濃厚氣息正是其時代特點的反映。以青銅器紋樣為代表,饕餮紋是有一定代表意義的,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及社會意義。饕餮紋圖案莊嚴、凝重而神秘的藝術特色,不僅符合奴隸社會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而且表現了中國古代青銅器裝飾圖案最基本的設計思想,它能按照吸引人們注意力的需要而加以變化,用器型和紋飾來滿足擁有者對等級和所屬關係的要求。饕餮紋一般以動物的面目形象出現,具有蟲、魚、鳥、獸等動物的特徵,由目紋、鼻紋、眉紋、耳紋、口紋、角紋幾個部分組成。面目結構較鮮明,也正是利用這些特徵,將人們引到了一個神秘的藝術世界,商代的饕餮紋在吸引人們注意力方面是特別有效的。饕餮紋兇猛莊嚴,結構嚴謹,製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銅器裝飾圖案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銅器裝飾圖案的最高水平'4'。
春秋晚期奴隸制開始瓦解,社會動盪、思想活躍的特點同樣體現在工藝美術中。也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與統治殘暴的商代奴隸社會相比,人民的被統治程度相對減弱,使得工藝美術百花齊放,呈現出清新活潑、靈巧多變的式樣,一改青銅禮器凝重威嚴、形大笨重的特徵。使作品的主題從神秘怪誕的偶像紋樣向現實生活中具有教育意義的戰爭、歷史故事等題材轉化。如蓮鶴方壺,造型優美,構思巧妙,主要是蟠螭紋和蟠虯紋,給人以清新、活潑、自然、輕鬆的感覺。
在經濟因素方面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文化必然會得到新的發展和強化。只有當人們的溫飽問題得以解決,生活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人們文化素養的總體水平才能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這樣,對文化的發展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