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鵯牛�獻吡宋餛穡�卻��塹幕崾鞘裁茨兀�

在吳起離開魯國後三年,齊再伐魯,取魯囪5邑(今山東泅水西北,即魯孟孫氏之私邑)。

公元前394年,齊再攻魯,取魯之最(今山東曲阜南)。

這樣,在進入戰國後不久,齊的版圖就已擴張至魯國的西部,而直接與魏接壤。

魯國則被剝削成一個僅有數邑的弱小之國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我有一個夢想

吳起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深埋在幾代人心中,生根,發芽,終於等來了開花結果的季節。很多年後,吳起回憶起那個時代,都會生出無限的感慨,那個秋天是金燦燦的!

吳起自小立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為了實現夢想,他已經做好付出一切的準備。

這一年小夥子年滿二十五歲,夢想似乎觸手可及,但是當他向前伸手的時候,它又在閃躲。家財已經散得差不多了,半點成功的希望也沒看到。吳起的家裡本來有一些家底,他似乎也不用太費什麼力氣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別人這樣想,因為他們不瞭解吳起,就像麻雀不知道大雁。

面對著日益光禿的牆壁和父老鄉親異樣的目光,吳起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一個人,如果沒有文憑,怎麼能在社會上混得開呢?

吳起踏上了外出求學的道路,最好的選擇當然是魯國,孔子離開後,留下了三千零七十二個親傳弟子,現在都成了世界公認的教授級人物,加上弟子再傳弟子,跟著誰混還不能弄個儒家的文憑嗎?有了這張通行證(這個東西相當於現在所謂的N級證明,其實誰都不信它,但是沒有它還真的不行),以後再找工作就容易多了。好的,就這麼定了!下定決心的吳起立刻啟程出發,他決定不能再等下去了。

吳起向母親告別的時候,母親顯然也不能理解自己的兒子。常言道:父母在家不遠行,可這個兒子總是標新立異,真讓人捉摸不透。兒啊,你到底要做什麼,難道好好在家過日子不好嗎?

吳起輕輕地湊到母親的耳邊,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吳起的眼睛看著很遠的地方,輕輕地說道:“兒的夢想是出將入相,兒向娘保證,這一輩子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再也沒有臉見娘!”

年邁的母親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逐漸地模糊在視線中。誰知道,這一去就是永別。

吳起獨自一人踏上了未知的旅程,去尋找成功的捷徑,面前緊閉著一扇門,吳起試圖用手去推開它,門被開啟的那一剎那,吳起創造了歷史,門上寫著四個大字:布衣將相。

公元前415年,吳起來到了傳說中夜裡不關門,路上不撿錢的魯國,並幸運地拜到儒家的大師曾申為師(有一種說法是曾參,不可信,曾參卒於公元前436年,那一年吳起五歲,所以吳起的受業老師應該是曾參之子,曾申)。所謂名師出高徒,吳起感覺到自己出頭的日子不遠了,然而,打擊接踵而至。

公元前414年,接到母親去世的訊息,吳起仰天號啕大哭,沒有多久就忍住悲傷,化悲痛為前進的動力,繼續認真學習。

曾申很疑惑,“小子,你的母親去世了啊?”

“是啊,沒事的,老師,我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影響學習的,您放心吧!”

“我是說那是你的母親啊!”

“是啊,老師,請您不要為我難過,也不用安慰我了。”

曾申怒了,吳起這個人不可理喻。這也難怪,儒家講究忠孝禮義,只要一有親人去世,儒家的人就要求自己儘量地表現出悲傷,而且要在墳邊搭個小棚子,陪去者走過最初三年的陰曹地府路。吳起卻不這麼想,在他心裡理想佔了很大的比重,他相信母親會理解自己。三年,對於吳起來說太漫長了,他今年已經二十七歲,他還有多少個三年經得起折騰。他想把對母親的哀思表現在心裡以及日常生活當中。

從小在殺豚不欺子的典故中薰陶大的曾申不能容忍吳起的這種行為,他漸漸地排斥吳起,疏遠他。吳起發現,這樣下去跟著老師也學不到什麼東西了,於是放棄了在儒家的學習,跨行學了兵法。

吳起的兵法是跟誰學的那就很難說了,戰國那個年代,除了孫臏、龐涓有著明確的師承關係之外,剩下的人好像都是自學成才,這也不對,因為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受環境影響,能打仗的人太多了,所有人寫出來的兵法也都是一個樣,只不過因為文盲太多,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寫得出像《孫子兵法》那麼華美的、藝術性與實戰性相結合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