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留出缺口,容敵人逃散、以免番子狗急跳牆奮起拼命。
若以國都淪陷為亡國標誌的話,中土五國中的第二國滅亡……這次不再是那個不起眼的、沒實力沒影響的小國南理,而是當世四座強國之一,雄踞高原、虎視天下的兇猛吐蕃!
事到如今,就算傻瓜也能明白,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回鶻人的好算計,否則時機掐算得哪會這麼精妙:若回鶻人早些日子破城,燕軍大可暫停前進,另作其他打算;若晚幾天破城就更不用說了,那樣的話回鶻人就永遠沒有機會拿下仁喀,城內番軍會和燕軍內外夾擊,大破回鶻。
但他們不早不晚,就在燕人已經趕到、但還沒來得及整備隊伍、發動真正攻勢的時候,拿下了仁喀。
燕軍進不得,現在回鶻人有後牆高城做掩護,衝上前燕兵傷亡慘重且多半徒勞無功;
燕軍退不得,遠道而來一仗未打,就此轉身撤走軍心鬆動,回鶻人也指定會咬著屁股追上來,他們非吃大虧不可;
燕軍也待不得,聖城四周都是開闊地帶,最合適騎兵衝擊,大漠勇士的衝鋒馬隊聞名天下,觸了這個黴頭任誰都吃不了兜著走,何況燕軍在嚴寒之際千里迢迢的趕來,人困馬乏而回鶻新勝士氣高昂,即便回鶻人舍了聖城掩護出城來,兩軍就擺開陣勢對打,燕人也凶多吉少。
燕軍主帥周景也有過人之處,聞聽回鶻破城後,立刻調遣先鋒,趁著回鶻人立足未穩對聖城發動猛攻,不計代價不計傷亡,但也不求能奪城,前鋒只是個掩護,只求能拖住回鶻人一陣;同時燕軍主力轉向,撲向距離仁喀較近的另一座吐蕃大城,他們非得迅速要奪下一個能夠用來固守的陣地,才能和回鶻人周旋、爭取到時間等待國內的支援。
可是這樣一來,就完全違背初衷,燕軍攻打吐蕃人的城池,就是直接和藩主開戰了,至於周景派出去猛攻仁喀的先鋒,乾脆就成了炮灰。不得已而為之,形勢比人強,誰讓現在回鶻兒佔了主動!
大燕的西路遠征軍,要了命的被動。
回鶻發動的戰事,當然是提前就算計好的,瓷娃娃辭別宋陽,不顧身體又重新穿越高原去找大可汗,這一趟不是白跑的。整場戰事的關鍵就在於回鶻能隨時拿下聖城……有了洪太祖的那條路,大可汗就有了把握,就有了掌握主動的大好機會:能拿下宿敵都城、能把遠襲的燕軍陷入被動境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做的,哪怕冒險。
何況這樣做,引燕軍出動的同時還給了宋陽的機會,讓南火進入大燕。
第二樁讓景泰憤怒的事情便是南火了……竟然有一支南理的軍隊殺進了燕土,這支隊伍規模不小,不容忽視;他們行動飄忽不定,神出鬼沒,西疆兵馬調動頻繁,幾次圍剿卻都撲空了;南理人作風狠辣,戰鬥之後從不留活口,每克一城或一鎮後也絕不久留,大肆掠劫一番跟著便是一把大火將攻佔地化作焦土。
南火已經化身惡鬼,他們進入大燕不是來打仗的,真正的目的,早在發兵之前宋陽就說過,惡鬼於人間遊走,只為四個字:尋仇索命!
第一四四章 味道
第一四四章
味道
踏足燕土的南火,製造出的麻煩遠不止於掠劫、殺人、分城,真正讓燕人頭疼不已的是南火的位置:宋陽的隊伍,一直在燕國西疆出沒
放在以前,無所謂的。可今時今日,大燕的遠征軍在仁喀陷入困境,與回鶻人作戰、與當地藩主敵對,這支龐大軍隊很需要國內的支援。無論是物資補給、或者援兵部隊,燕人想要把支援送上高原,自然得從西疆經過。
這一來,燕西的運輸通道就陡然變得重要起來,在外的遠征軍能否對付得了回鶻、能否在敵境中打出一片天地,很大程度都取決於這條大動脈是否通暢。
可是有宋陽在,燕人又豈能‘通暢’得起來?南火神出鬼沒,時而分散開來各自去打擊目標、時而凝聚一處掀起一場大戰,給燕國對遠征軍的補給運輸惹來了無數麻煩和無數損失。
回鶻於仁喀與燕軍纏鬥,南火於燕西衝殺、搗亂,干擾燕人的補給運輸,兩處戰局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這是瓷娃娃的計較,也是她說動大可汗配合宋陽行動的原因之一。
宋陽想要來燕國發瘋,她攔不住也不會去攔,但她會竭盡所能,把亂局梳理的清晰一些,讓南火漫無目的的報仇洩憤變成於大局有利的軍事配合。
此時,瓷娃娃剛剛從回鶻歸來,匯合了南火。
景泰當然不能容忍南火的無法無天,早就傳下嚴令圍剿,而這個時候就看出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