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作出了重要貢獻。

//

失敗原因(4)

三是不怕犧牲、以死報國的英雄氣概。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盡忠報國、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聲。每當國家有難的關鍵時刻,這種傳統就激勵著熱血男兒為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而戰。在抗日戰爭中,更是湧現出許許多多執干戈以衛社稷、“為保衛祖國流最後一滴血”的民族英烈。

“七。七事變”發生後,參加過長城抗戰的抗日名將佟麟閣表示:“釁將不免,吾輩首當其衝,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繫於一人者輕,而繫於國家民族者重。國家多難,軍人應馬革裹屍,唯一死報國。”在蘆溝橋抗戰中,他腿部中彈,部下勸他稍退裹傷,但他說“情況緊急,抗戰事大,個人安危事小”,帶傷堅持戰鬥,旋被敵彈擊中頭部,壯烈殉國。在太原會戰中壯烈犧牲的第九軍軍長郝夢齡原在大後方學習,戰事爆發,他主動請求上前線,行前即抱定犧牲之決心,在戰鬥中率部奮勇抵抗,犧牲時年僅39歲。他在戰地寫給妻子的遺囑中說,“此次抗戰乃民族國家生存之最後關頭,抱定犧牲決心,不能成功即成仁。”在八年抗戰中,像這樣的事例真是多得不勝列舉。

四是視死如歸、殺身成仁的崇高氣節。自古以來,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中華兒女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就表現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視死如歸、殺身成仁的民族氣節。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就是這種崇高民族氣節的生動寫照。在抗日戰爭中,無論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還是國民黨領導的抗日軍隊以及廣大的愛國民眾,都沒有退縮,沒有偷生,而是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捍衛著民族國家的尊嚴,表現出視死如歸、殺身成仁的崇高民族氣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和廣大東北義勇軍違背蔣介石、張學良的不抵抗命令,奮起抗戰。翻開東北抗日義勇軍和抗聯的歷史,那些史料上無不彌散著民族的血氣,處處是不願做亡國奴的華夏子孫的一聲聲怒吼。對於這一切,東北的史學工作者的研究已經是十分豐富了,他們擁有大量的資料來證明義勇軍和抗聯在東北大地上不可抹殺的功績。在這裡,記者只記下頗有意味的一幕:1933年,山海關響起了槍炮聲,日本關東軍進軍山海關。東北軍守軍與日軍激戰之後,還是撤退了。在義縣境內,一個營的東北軍被義勇軍圍住了。義勇軍的領頭人名叫馬子丹。他對東北軍的營長說:你們不抵抗,那就把槍留下,我們和鬼子拼。東北軍留下了全部裝備。當地老人回憶說,那些武器整整擺了一河套。義勇軍拿起東北軍留下的槍,和小鬼子在九門口血戰,那城牆上到處是義勇軍戰士的屍體,長城垛口都被血染紅了。這是怎樣的對比,義勇軍何其悲壯。後來,義勇軍的失敗是這樣開始的,遼寧抗日義勇軍在長城腳下被迫接受了國民黨軍隊的改編,吉林和黑龍江省的義勇軍在孤軍奮戰失敗的情況下解體。還有一部分在我黨的感召下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而絕大部分的義勇軍戰士都戰死在這片黑土地上。最後的時間是1936年。於是中國大地上就有了《義勇軍進行曲》,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鼓舞下,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在1945年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正面戰場,絕大多數中國將士們都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在淞滬會戰中,守衛寶山的姚子青營與數倍於我的敵軍拼死戰鬥,全部壯烈殉國。在臺兒莊戰役中,騰縣守軍122師師長王銘章以下全體陣亡。在襄東戰役中,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親赴前線指揮,身被六處重創,仍振臂高呼殺敵。臨終前他對身邊的人說:“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心裡都平安。”在敵後戰場,無數人民軍隊的優秀兒女為國家和民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趙一曼在日寇面前,堅強不屈,英勇就義。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在抗擊敵人到最後一刻時,不甘被俘受辱,投江而死。楊靖宇在冰天雪地裡,彈盡糧絕,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八路軍班長馬寶玉等五人為掩護主力部隊安全轉移,將日軍吸引在狼牙山頂峰之下,戰鬥到最後縱身跳下懸崖。即使是中國的普通民眾,在對敵鬥爭中也表現出生死不苟、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如冀中敵後深南縣王家鋪村,在一次敵人“掃蕩”中,日軍抓了20多名村民,威逼他們說出八路軍的隱蔽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