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孟吉傻了眼,她頭在石碑上撞了下,原本就暈的厲害,被三皇女這一嚇,腦袋一懵暈了過去。

孟家隨從急忙從背後接住了她,跪在地上求到:“殿下恕罪,國公恕罪,念在我家小姐年少無知,又傷了腦袋,饒了我們這一回吧。”

比起仗著家世和皇長女耀武揚威的孟吉,她的隨從識相多了,磕頭如搗蒜,求著顧曉曉和姜玉景放過。

“表弟,你意下如何,方才她是否有過分之舉?”

“別怕,你儘管告訴阿姐,今日之事,若有人敢洩露出半句,我決不輕饒。”

姜玉秀有靠山在場,又見孟吉形容狼狽,再加上先前並沒受到實質性傷害,情緒恢復了平靜,略帶嫌惡的說:“讓她們走吧,方才我自報過家門,她只說了些討厭的話沒敢動手動腳。”

“多謝公子,多謝公子。”

孟府僕從急忙道謝,眼巴巴的看向了顧曉曉和姜玉景。

“滾吧,下次再不開眼,當心孟吉的狗腿!”

姜玉景拂袖怒斥,冷冷的瞥了癱在下人懷裡的孟吉一眼。

孟家人火燒屁股一樣速度撤離,姜玉秀也沒心情再欣賞碑文,顧曉曉見他情緒不算高漲,提了一句:“表弟若對碑帖感興趣,我先前倒得過一本先人真跡,改日送到府中去。”

姜玉秀長大後頭一次和三皇女相處,略顯拘束的回到:“多謝殿下。”但打心底裡對陽瓊晚生出了好感,將她視為和姐姐一樣的親人。

顧曉曉也再糾正稱呼,她自以誠待人,姜家姐弟也不會是狼心狗肺之人,何必拘泥於稱呼。

霞光寺歸來,顧曉曉記下了孟吉這號人物,派人打聽之後,得知她是京城有名紈絝,對她更是看不上。

這樣一個爛泥一樣的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痴心妄想娶姜玉秀,她見一次就想打一次。

五天後,孟家和依附於二皇女的付家,同時上國公府提親。姜玉景直接將孟家的媒人亂棍趕出府去,相比之下,付家被拒絕的還委婉些。

出於對陽瓊玉的不信任,顧曉曉懷疑孟吉在霞光寺巧遇姜玉秀,很可能是二皇女的計策。為的就是在孟吉的對比下,讓付家的提親多兩分成算,好在姜玉景對弟弟婚事慎重。沒有選付家。

為了打消各方勢力的覬覦之心,姜玉景直接對宣稱家弟年幼,暫不考慮婚姻大事,這才讓姜玉秀得了清靜。

孟吉提親被拒之後在府中又哭又鬧,孟大人熟知小女兒秉性,替她到榮國府提親,已經豁出去了老臉。提親失敗在意料之中。孟吉天天在家鬧事,她乾脆不再管這個逆女。

鬧不出自己想要的結果,孟吉一不做二不休跑到臻王府。求已經出嫁的兄長做主,指天對地的發誓,只要娶得姜玉秀為夫,日後定然洗心革面。

孟青煙拿孟吉沒辦法。兩人一母同胞。割捨不掉那份牽絆,只能吹起了陽瓊華的枕頭風。陽瓊華耳根子軟歸軟,但對於原皇長女的作為十分不齒,連對她一千多狐朋狗友也沒好印象。

她看不上文不成武不就還是白身的孟吉,一口回絕了替她說親的請求,但在孟吉的極力渲染下,陽瓊華對姜玉秀生出了好奇心。

這份好奇在姜玉景替弟弟拒了諸多名門貴女的求娶之後,達到了頂峰。但姜玉秀鮮少出門,陽瓊華苦於沒有機會和他相識。

兒女情長之事。只能算作小插曲,顧曉曉在臥薪嚐膽之後,終於布好了局,開始發動對陽瓊玉的主動進攻。

陽瓊玉幾年來,結黨營私靠著清和帝的信任,背地裡各種拉攏朝臣。她行事雖然周密,但總有馬腳可尋,顧曉曉為了蒐集證據,整整耗費了近兩年的功夫。

在顧曉曉指使下,有御史出面彈劾陽瓊玉拉幫結派,為了爭奪太女之位,許下事成之後,將會對給對方加官進爵進行豐厚賞賜。

陽瓊玉自然矢口否認,在朝堂上大表忠心,駁斥御史全都是誣陷,一一進行解釋。

往日裡陽瓊玉給人的形象一向光明正派,二皇女黨羽自然不會主動承認,御史的參奏對陽瓊玉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接下來,顧曉曉拋下來的則是大殺器了。陽瓊玉利用易水寒讓陽瓊華和陽瓊晚姐妹反目,自己則獨善其身從中漁利。

陽瓊玉和易水寒來往的證據雖然難找,但顧曉曉藉著劇情,找到了易水寒被陽瓊華搶走前,和陽瓊玉來往的證據,藉著陽瓊華府線人之口,將此事揭發到陽瓊華面前。

被矇在鼓裡的陽瓊華得知真相之後,倍受打擊,她原本在易水寒的哀求下,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