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石崇正在大宴賓客,王愷闖了進來,把珊瑚樹上蓋著的錦布一掀,故意嘲著石崇大喊道:“我這個寶貝你有嗎?”

所有賓客見了這個華麗之物都嘖嘖稱讚,大為稱奇。王愷得意揚揚,下巴都抬到了腦袋門上。王愷正陶醉在勝利的喜悅當中,但見石崇手操一把鐵尺,直衝過來,啪啪啪幾下,把那珊瑚打得稀爛。

滿堂賓客都傻了,這石崇是不是比不過王愷給氣瘋了。王愷一看眼淚都流下來了,這是皇上借給我的,我這可怎麼交代啊,心裡這個苦啊。他指著石崇道:“你是忌妒!不管如何,你是輸了!”

石崇把鐵尺一收,從從容容地回答:“這個不值錢的東西,我還是賠得起的。”轉身吩咐家僮,立時抬出幾十株珊瑚樹,擺滿廳堂。頓時滿堂生輝,光彩奪目。光是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剩下更是高過王愷那株珊瑚樹好幾倍。滿堂賓客看得是一片驚呼。

石崇漫不經心地指著珊瑚樹對王愷道:“你隨便挑一個,算我賠你了。”

王愷哪還有心挑選,當時拿袖子蓋住自己通紅的臉,飛快地逃回府中。

司馬炎及其眾臣們這麼搞,那是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援的。當官的可以受賄貪汙,司馬炎怎麼弄錢呢?他主要靠賣官。反正他是皇帝,讓誰當官誰就能當官,又沒有監察機關管著,那真是太方便了。賣官所得的錢款都被司馬炎放在內庫,任意揮霍。

這一次又有人看不下去了,這個人叫做劉毅,官居司隸校尉(當時京城地區的監察官)。有一日朝會,司馬炎突然問群臣道:“朕可比漢時何帝?”群臣當然都拿前朝的明君來比,司馬炎聽了十分得意,正當他沉醉在一片頌揚之聲中的時候,卻聽群臣之中一人高聲道:“皇上和桓、靈二帝有得一拼!”這一句話頓時讓滿朝文武震驚,司馬炎的笑意僵住了。

漢桓帝和漢靈帝是東漢末年的兩個昏君,兩個人一前一後把東漢折騰亂了之後,漢獻帝接過這個爛攤子,成為曹操手中的傀儡。可以說,東漢就是在這兩個人的手中滅亡的。

司馬炎發了一會兒愣,不甘心地說道:“就算我比不上古代那些明君,難道不比這兩個昏君強麼?”

劉毅道:“當年桓帝和靈帝賣官,錢都歸入了國庫,陛下您現在賣官,所得的錢卻都進了自己的腰包。從這一點來看,您連這兩個人也比不上啊。”

司馬炎好不尷尬,但也無法辯解,只好訕訕地替自己找個臺階說:“桓、靈二帝不會有你這樣的直言忠臣,而我身邊卻有。這說明我還是比他們好一些啊。”

這時下面又有一群善於溜鬚拍馬的大臣一齊誇道:“劉毅是忠臣,但他直言犯上,陛下不但不怒,反而高興,說明皇上真的是明君啊!”一席話說得司馬炎大喜,把劉毅的話丟到一邊,又高高興興地繼續他的享樂事業去了。

保皇位

司馬炎雖然貴為皇帝,天天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可也有煩心事。這個煩心事就是他的傻太子。

傳說太子司馬衷是個大白痴。晉朝天下大旱,百姓多餓死的時候,這位太子說出了“何不食肉糜”的名言。但從後來的歷史記錄中我們看到司馬衷也有思路清楚的時候。綜合看來,這個人應當算做是弱智。

一次司馬衷在華林園遊玩的時候聽見蛤蟆叫,立刻向侍從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這蛤蟆為官家叫還是為私家叫?”這個高難度的問題一下子難住了所有的侍從。司馬衷一生氣,就要吩咐杖責侍從。太子雖然傻,但打人是不需要多大智力的。一名侍從急忙答道:“養在官家池中就是為官家叫,養在私家池中便是為私家叫。”司馬衷很是高興,厚賞了這位“聰明博學”的侍從。

要說司馬炎並不缺子嗣,不但不缺,兒子的數量還多達二十六個。可他為什麼偏偏要挑這個最傻的兒子做太子呢?

還是那位楊豔皇后的功勞。

楊豔皇后生了三個兒子,長子司馬軌,次子就是司馬衷,三子為司馬柬。長子司馬軌早夭,司馬衷遂成了嫡長子。司馬炎知道自己的這個嫡長子是個弱智,所以一直不肯立太子,想在其他的兒子中再尋找一個適合的當太子。司馬炎選擇太子的時候,司馬柬已經出生。晉書中稱此人不善言辭,但反應敏捷、識量過人、性情仁厚。為什麼楊豔不勸司馬炎立自己的次子為太子呢?

大多數人認為楊豔作為母親,對於兒子的天生白痴非常負疚,一定要把最好的一切都補償給司馬衷。但精明的楊豔絕對沒有這麼愚蠢,她知道小兒子司馬柬將來若做了皇帝,自己的大兒子司馬衷一定不會吃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