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開。騎車人絕大多數是不懂車的,就聽憑修車師傅的擺佈,你說換,那就換吧,只要把車修好。換零件比修理方便,賺得也多。換上一樣不行,還可以再換別的,直到把車修好。在這方面,車主是沒有修車人精明的。有時在一起吃飯,二舅私下裡對我說:“其實,有的車零件沒壞,還能把換下來的零件,換到別的車上,我這是賺雙份的錢。”我說:“這麼做,不太好吧?”二舅說:“現在修車的都這樣,我要是老實,反倒是我傻了。”

那種大的電瓶車,本來是用來載物的,但很多人用來載人,只要把車安上個車棚就行,聽說他們一天也能掙五六十元。坐這種車子不太安全,但的確很方便,因為鄉下的公路不通公交車,有時等公交車費時間,叫一輛電瓶車,路不遠的話,一二塊就行,遠一點的,七八塊就把你送到家。二舅除了修車,還給這種敞口的電瓶車,安裝車棚,是用角鐵和鋁管焊接而成,每個收費幾百元,每天都要做好幾個車棚,二舅和舅媽兩人,常常從天亮忙到天黑。

市容聯防隊是不允許這種帶有安全隱患的電瓶車上路載客的,交警也要查他們是否登記?他們的車子常常要被扣押,如果是沒登記的黑車,就要被罰款;如果是私自安裝車棚的,就要被強行拆除。有意思的是,今天車棚被聯防隊拆掉了,明天他們又叫人安裝了一個,照常上路,他們說:“聯防隊拆掉有他們的道理,但我們也有我們的苦衷,我們要吃飯要生活,這車可是我們掙錢的工具啊。”這倒便宜了二舅這樣的,有時,一輛車在一個月裡,就來來回回裝了幾次車棚,光車棚錢,二舅就能掙上不少。

二舅的兒子中學畢業後,無心工作,二舅怕他在外面瞎混,就讓他去學修車,是去專門的培訓學校,學習修理摩托車和汽車。學成回來後,二舅給他在一條交通要道的路口,租了一個門面,開起了修車鋪。由於位置好,來來往往的車子多,修車的生意還真行。這修汽車比修腳踏車和摩托車,從技術和利潤來說,都更勝一籌了。現在他們父子修車,一天的純收入有三四百元。一天,我笑著對二舅說:“我跟你學修車吧,也讓外甥我掙點。”二舅卻說:“做生意你也懂,做哪行是因人而異的,你讓我開書店,我就開不了,同樣,讓你來修車,你也修不了。”

順便再說點和車有關的。蘇州葑門那兒的車站,車站邊上有個阿姨,她是做出租腳踏車的生意,大概有十來年了。租車很便宜,二元起租,全天只要三元,這個價錢多年沒變。我以前開書店和音像店時,到蘇州進貨,就常租她的腳踏車,騎腳踏車比乘公交車方便,不用等車,距離站點遠的也能直接到達,還能穿越城市的弄堂,領略古韻今風。更早幾年,我就看到她在那兒了,有幾位我認識的青年,當年在當業務員時,很儉樸,都來租這位阿姨的腳踏車去聯絡業務,如今,那些業務員中,有很多已事業有成,擁有豪華的私家車了。

我們鎮是個江南古鎮,也是個旅遊勝地,那種俗稱“黃包車”的人力三輪車,是小鎮一景,很多遊客喜歡坐上三輪車,到處兜兜風。大約八年前,旅遊公司成立不久,就統一推出這種人力三輪車,很受遊客的歡迎。買一輛三輪車,不到一千元,每年的管理費,只需二百元,三輪車伕,一年也能掙到二萬元左右。當時,每輛車是有編號的,一共才幾十輛。可能是看到三輪車的生意好,很多人私下去買了車,也上路載客掙錢。

旅遊公司和市容聯防隊,對此進行了管理,他們一方面取締無證黑車,一方面也在增加有證三輪車的數量。那時,要託人通關係,才能申請到一輛合法上路的三輪車,一年的管理費是600元。有的人申請到了車,可是他自己沒空做,就以每天20元的租金,租給一些外來打工的。旅遊公司為了保障三輪車伕的收入,就控制了全鎮載客三輪車的數量,大約在150輛左右。隨後幾年,小鎮的旅遊發展迅猛,蹬三輪車的由於收入不錯,成了香饃饃,那價值一千來元的三輪車,加上車子的身份證(相當於計程車的營運證),身價暴漲,轉讓價要一萬出頭,最高的甚至達到二萬元。有好幾個三輪車伕,就靠轉讓車子小賺了一筆,然後轉行做起了新的生意。其實,只要我們留心,我們身邊湧現的商機,是層出不窮的,就看我們能否審時度勢,搶佔先機? txt小說上傳分享

開店十年 (30)

27、有關網咖

我是一箇中庸的人,對生活有自己的主張,一般不會慌慌張張。在世俗中,我希望成為李嘉誠那樣的人物,成功可以讓人生綻放光芒;在內心裡,我願意成為陶淵明那樣的隱士,悠然自得地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