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專門回到家裡負責家庭事務時,她仍然感到每天都有一大堆沒完沒了的事情需要處理:一大堆的衣服需要清洗和熨燙,孩子們的玩具總是亂七八糟地被到處堆放,丈夫的檔案和孩子們的課本也常常被混在一起……為了這些事情,史密斯太太的頭都要大了,整個人每天都充滿了緊張、焦慮和鬱悶。她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態很不好,可是又不能停下來,因為一停下來家裡的事情就會更加亂成一團。史密斯太太為此感到委屈,於是常常向丈夫和孩子們發出抱怨,當然她自己也知道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雖然丈夫和孩子們並沒有直截了當地反駁自己,但是她能感覺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個令人討厭的黃臉婆的方向發展。
一開始史密斯太太為自己的這一想法感到恐懼,可是後來她發現,如果自己繼續維持目前的狀態的話,那她真的離黃臉婆越來越近了。史密斯太太告訴自己必須馬上著手改變這種狀態,可是應該從哪裡做起呢?她想起了丈夫公司的一位副總的太太,那就是羅文太太。實際上羅文太太各方面的條件並不比史密斯太太出色,如家庭出身、學歷等,但是每次遇到她都會感受到她那種從內而外顯示出來的優雅,而且包括史密斯太太在內的許多人從來沒有從她嘴裡聽到過對家庭事務的抱怨。在一次受她和她丈夫的邀請之後,史密斯太太和丈夫去了羅文太太的家,史密斯太太發現羅文太太家的一切都那麼井井有條,而羅文太太乾起事來也總是那麼從容自若,似乎自己過去所抱怨的忙亂和瑣碎從來就不曾在她家出現過。
史密斯太太忍不住問羅文太太:“那些需要清洗和熨燙的衣服呢?”
“上午就處理完了。”羅文太太回答。
“那麼,孩子們的書本、玩具還有你丈夫帶回家需要處理的檔案呢?”
“孩子們用得著的書本都在學校裡,過去的書本在儲物間專門的櫃子裡,丈夫的檔案他已經在書房處理完了。”
“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麼使你總是這樣有條不紊?說實話,我感到不可思議,你把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可是你看上去卻一點都不忙亂。”史密斯太太又問道。
羅文太太回答:“家務事也許是瑣碎的,不過,如果家庭主婦們都能按照華盛頓國會圖書館天花板上的幾個醒目大字來做事的話,那麼一切會變得十分有條理,這幾個字是詩人波普寫的,它們是:秩序是天國的第一要律。”
“秩序是天國的第一要律?”史密斯太太認真地領會這句話的含義。
很快,聰明的史密斯太太就知道自己過去忙得不可開交,可家中仍然總是一片狼藉的原因了。在她離開羅文太太家的三個星期之後,她的丈夫和孩子們都開始誇獎她的能幹,而且她還可以騰出時間去健身和購物。
當桌子上、茶几上、床底下堆積了太多的檔案和衣物時,你的生活肯定缺少了必要的秩序。當你養成凡事都有秩序的習慣之後,你就會發現過去所有的麻煩事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了,而且你本人也變得更有精神和風采。
3.小和尚的剃頭刀
古時候寺廟裡有一位小和尚,在出家當和尚之前就有丟三落四的毛病。進入寺廟之後,方丈師父和師兄師弟們一直不停地提醒和告誡他,可是他自己卻一直不當回事,就這樣他一直也未能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
每天除了誦經唸佛、打掃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和師兄一樣學一門手藝,為的是以後有一個好出路。於是方丈師父就安排小和尚學習剃頭,因為與其他手藝比起來,這門手藝不是很難學,況且以後一旦離開寺廟,小和尚還可以用這門手藝來養活自己。
虹橋門戶網
第26節:習慣篇(3)
在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小和尚認為剃頭實在是一門簡單易學的手藝,所以他就不再向師父學習。可是師父卻告訴他:“剃頭不是僅僅學習一些基本方法就能行的,你要想掌握好這門技藝,就必須每天拿一個冬瓜來練習,直到在冬瓜上能夠遊刃有餘地施展各種剃頭方法,那才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剃頭匠。”
聽了師父的話以後,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練習剃頭的基本功。練了一天又一天,好幾個月過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經越來越高,師父見了也忍不住高興起來。可是師父在一次觀察小和尚剃冬瓜時發現一個問題,小和尚練習剃頭都是抽空進行的,在剃頭過程中經常有事需要他走開。每當別人叫小和尚走開的時候,他都會把剃頭刀別在冬瓜上面,等辦完事回來以後再抽出剃頭刀繼續練習。
這個問題,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