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諸葛亮危言聳聽。就連先前勸孫策暫緩撤兵的呂範也只是無奈地嘆了口氣。眼下稍微瞭解一點天下大勢的人,都會認同諸葛亮的說法。特別是當他將媯覽叛亂與曹操南侵聯絡在一起之後,饒是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孫策,這會兒也忍不住有了一絲心虛之感。
然而正當孫策鬼使神差般地打算向眼前的白衣青年徵詢應對之策時,忽聽帳外有人朗聲說道,"好個為揚州百姓痛哭一場!"
這聲富有磁性的譏諷瞬間就打破營帳內悲觀的氣氛。回過神來的孫策趕緊尋聲望去,就見一身戎裝的大都督周瑜正風塵僕僕地站在營帳門口,用一雙鳳眼冷冷地打量著跪在靈堂前的諸葛亮。
——————
嗷~~~這一幕柳丁想象過很多遍,真寫起來還是有些力不從心。果然還是文筆不行啊+_+·
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
諸葛亮揚起頭看著打斷他表演的男子一步步朝他走來,臉上的表情波瀾不驚。與此同時,周瑜也在仔細觀察面前這個膽敢隻身赴吳營遊說的年輕人。不可否認靈堂前的說客實在太過年輕,以至於周瑜都有些懷疑,他之前探聽到的一些事情是否真是出此人之手。不過當他的眼睛對上那雙漆黑透亮眸子之後,周瑜瞬間便在心中確定了對方的身份——沒錯!遊走在張氏與雙劉之間的縱橫之士正是此人!
"汝就是諸葛孔明?"周瑜信步渡到諸葛亮跟前,居高臨下地問道。
"南陽諸葛亮見過周都督。"諸葛亮轉過身,不卑不亢地朝周瑜拱手一拜。對於周瑜的突然出現諸葛亮並不感到意外,只是略微有些遺憾。畢竟若非周瑜打斷,他剛才儼然已將孫策君臣掌控於鼓掌之中。但也僅是如此而已,因為就算諸葛亮先前說服了孫策,以周瑜在吳營的身份兩人終究還是免不了要面對面地辯論一場。可以肯定的說當下才是諸葛亮此次吳營之行重頭之戲。
周瑜望著諸葛亮混若無事地向自己行禮,不禁在心中對其所表現出的過人膽色大加讚賞。不過話又說回來,眼前的青年若無此等膽色,又如何能在弱冠之齡效仿張儀、蘇秦遊說諸侯,甚至還敢在吳營大帳當著吳侯的面公然打擊吳軍士氣。雖說周瑜之前並沒看到諸葛亮在靈堂上的全套表演,但他最後向孫策哭訴的那番話語,周瑜卻是在帳外聽得一清二楚。僅是寥寥數語諸葛亮便讓原本動仇敵愾的吳營將校惶惶不安,甚至連一貫自信的伯符也差點亂了手腳。
此刻周瑜既已到場,自是不會再讓孫策等人被諸葛亮牽著鼻子走。就聽他沉聲向諸葛亮問道,"郎君今日是為荊揚百姓而來?"
諸葛亮斬釘截鐵著頷首道,"是。"
周瑜見諸葛亮回答得如此乾脆,旋即嘴角上揚,大聲宣佈道。"既然郎君為荊揚百姓而來,就請轉告張羨、劉備、劉琦,東吳願與三家結盟長沙城下。"
周瑜此話一出,帳內將校一片譁然,諸葛亮則猛然抬頭盯著周瑜看了片刻。顯然周瑜此舉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不過僅僅是片刻之後,諸葛亮便迅速調整好了心態,周瑜固然是語出驚人,但仔細想來四家結盟對東吳也確實有益。因此以周瑜的身份會提出結盟也不足為奇。想通了緣由之後,諸葛亮便將目光轉向了坐在他身後的孫策,畢竟孫策才是東吳真正的當家之人。
此時的孫策已然從最初的心虛中恢復了冷靜。誠然他還不知曉四家結盟的前因後果,但孫策信任周瑜。比在場的任何一人都要信任周瑜。所以面對眾人投來的不解視線,孫策以同樣不容置疑地口吻承認道,"策也正有此意!"
眾將校眼見自家主公如此肯定地證實了周瑜的提議,自然是不再有所異議。畢竟這樣的事吳營將校早已見怪不怪。倒是坐在一旁的諸葛亮眼中閃過了一抹稍縱即逝地不甘。雖說諸葛亮此番來吳營的目的旨在促成張羨、劉備、劉琦、孫策四家結盟抗曹,此刻他也順利達成了目標。然而周瑜顯然已經知道了諸葛亮的全盤計劃,可諸葛亮卻不知曉周瑜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這種無法把握對方動向的感覺,令素來自負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深感憋屈,就彷彿明明已經瞄準的箭靶,真當箭矢射出之後卻發現箭箭都脫了靶。
不過憋屈歸憋屈。諸葛亮卻也不得不承認以他目前的身份還無法與周瑜同臺抗爭。周瑜不是劉琦、張羨之輩,他足智多謀、心懷遠大,不會因一己私利而一葉障目。最為重要的是周瑜身後還有孫策鼎力支援。這讓羨慕不已的諸葛亮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感嘆:人生在世能遇此等明主,真乃如魚得水,夫復何求!
既然認清了自己與周瑜之間的差距,諸葛亮自然不會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