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操刀”的野史流傳在民間。清朝達到鼎盛時期,只要說到“玩”清朝肯定是鼎盛時期,為什麼這麼說呢?清朝入關後,旗人有了鐵桿莊稼,整天就是吃喝玩樂,把“玩”都咂摸透了,所以鼎盛時期肯定非清朝莫數。清乾隆皇帝不僅是個核桃愛好者還是個鑑賞核桃的大家,據傳還寫詩以讚美玩核桃:“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

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清末更始盛行一時,有當時的一首民謠為證:“核桃不離手,能活八十九。超過乾隆爺,閻王叫不走”!宮內玩核桃之風更甚。誰手裡要是有一對好核桃竟然成為了當時身份和品位的象徵。每逢皇帝大壽,大臣們會將極品核桃作為壽禮供奉給皇上,現如今京城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十幾對文玩核桃,都放在紫檀木小盒中。

裡面還有黃綾子條上寫:“某某貝勒恭進”、“某某親王恭進”的字樣。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也提到了文玩核桃,他在書中說:“在養心殿後面的庫房裡,我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百寶匣,據說這是乾隆的玩物。”他還寫道:“百寶匣用紫檀木製成,其中一個格子裡裝有幾對棕紅色核桃和一個雕著古代人物故事的核桃。”老京城有句順口溜說的好:“貝勒手裡三樣寶,扳指核桃籠中鳥!”

可見當時旗人玩核桃的風氣很是流行。後來普通百姓都爭相效仿,後來開始逐漸衰敗,近幾年有如雨後春筍般的又復興了起來。前兩年老年人玩核桃的居多,目的很明確是為了舒筋活血。近兩年突然變了,喜歡核桃的變成了年輕人,而且人數越來越多,但是目的就不太一樣了,不是舒筋活血了,而是有的為了盤出來升值賺錢,有的為了收藏。這樣一來把以前幾十元或者幾百元就能買來的核桃一下炒到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再一次驗證了“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新一代的“八旗子弟”又誕生了。其實我們大家一般所說的文玩核桃就大致分為三種:鐵核桃、楸子和麻核桃。

麻核桃在用來當做把玩之物的同時,還透過民間藝人的雕刻成為備受玩家青睞的藝術珍品,藝人們就是在小小的核桃上雕刻出各種動物人物的形象、圖案,寄託美好的寓意,表達人們對未來的期盼和嚮往。

桃木亦名“仙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驅邪制鬼材料。桃木所以具有這等神力,根植於古人認定桃樹為百鬼所懼的神秘觀念。由此“核桃”也被賦予了這樣的神秘魔力,人們手中時常把握具有神秘力量的核桃,就能吉祥、免災。

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都是桃核,明代以後到了清乾隆年間才出現了用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明代的核桃雕刻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小小核桃雕作為一種時尚品,走進達官顯貴的生活中,一方面可以玩賞,另一方面也成為一種富貴的象徵。

現在的核桃多為人們把玩之物,或者收藏.因其特殊材質和工藝,升值空間不可低估.

可能很多人對核桃都不太瞭解麻核桃質地堅硬,表面花紋變化無常,中間空心,而且它的橫截面有許多不規則的空眼,麻核桃雕刻在世界範圍內都屬冷門。

它不同於其它雕刻、繪畫,木雕可以隨心所欲進行創作核桃雕刻是一種在小不盈寸的特殊材料上,巧借自然,進行具象雕塑的藝術,講究的毫釐之間,集大千世界之妙。在麻核桃的雕刻藝人中楊洪武還善於鏤空核桃雕刻,他的透雕珍品中以《海螺仙子》比較突出。此外核桃雕刻選材很重要有時為了找到一顆和自己構思形狀差不多的桃核要找上幾個麻袋的核桃才能挑選出來。所以這小小核桃雕刻確實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傳承已久的民間工藝技法,每件核桃工藝品都是雕刻家的心血凝結

優質四大名核桃,獅子頭、虎頭、官帽、公子帽,如白獅子頭、磨盤獅子頭、麥穗虎頭、官帽、百花山公子帽、四座樓、南疆石等優良麻核桃品種。

袁本初的這棵古麻核桃樹是從四江侗寨遷移過來的,歷史也比較悠久,經過神土的催化,不僅生命力旺盛了許多,還為袁本初提供幾對品相優良的文玩核桃,也正是因為他,袁本初有了啟動資金,才會演變為擁有不菲身家的資產,光光牧場的水牛奶,每年淨賺上千萬是沒有問題的,還不包括產下的小牛收入。

這棵古麻核桃樹袁本初還是比較有感情的,這個時節不應該長果子啊!袁本初暗自驚奇不已,爬上樹頂,拆下了一顆通體雪白的核桃,與所有的品種都不一樣,這一刻核桃的形態發人深省,袁本初不由得喃喃自語道:“這白核桃有什麼用啊?又只是一顆,不成對的根本賣不了好價格,算了收著看有什麼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