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後悔風雨政壇路
白巖松:在來之前看到您的一個介紹蠻有意思的,講的是您高中會考的時候學的是理工科,但您的志向不在於學理,而您自己也很為難,因為要說服您父親。最後據說您的一句話打動了他:“您看修造林肯紀念堂的是理工科的,但是坐在裡面被紀念的是學政治的。”所以您選擇了政治,現在那種想法依然還是跟那個時候一樣嗎?
宋楚瑜:是,因為那個時候在臺灣,大家都經過戰亂,當然我父親那輩也都希望孩子們將來生活很有保障。理工科很務實,所以他希望我去學理工科。但是實際上,我對於文法、歷史比較有興趣,所以就想出一套故事,然後讓父親能夠讓我重新去選擇志向,尊重我去學文,我那個時候學外交,政黨外交系,我第一志願考進政黨外交系。
白巖松:但是過去這麼多年,那麼多風風雨雨,在這麼多年當中,您既見證了臺灣經濟發展的時期,也見證了非常大的變局,當然還有歷史的變化,您有沒有為當時的選擇後悔的時候,因為它真的很難。
宋楚瑜:我沒有,我一直認為我所做的決定是正確的,不僅是因為我本身興趣如此,而且我從小喜歡看歷史,我也瞭解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於社會、國家真正有一種責任,那就是如果能夠讓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好。特別是我學外交史,感受得出來中國100多年以來所受的屈辱,如果能讓中國重新富強、康樂,讓人民能夠均富,讓中國人真正能夠昂首闊步在世界上受到應該有的尊重,讓中國的文化重新得到應該有的重視和尊重,我覺得這個選擇沒有錯。
大陸之行“不容易”
白巖松:做出要到大陸參訪的決定很快嗎?很容易嗎?
宋楚瑜:其實當中有很多的波折的,不瞞您說,在過去這一二十年以來,臺灣的政治讓任何跟大陸的接觸都會戴上一個“紅帽子”,即使是在國民黨執政期間,由於國共之間和兩岸之間的這些政治和制度上的差異,難免跟對岸的接觸也會惹上麻煩。但是我也非常清楚,除經歷過過去這幾年重大的變化之外,我在成立親民黨之後,曾經提出很重要的一個呼籲,就是我們要重視大陸上的變化。我特別提出來,要解決兩岸的問題,必須要化解不必要的這些誤會。如何去消除誤解,然後才增進了解,最後達成和解,這個當中的過程,當然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形容的。
但是隻要方向正確,而且用心非常的純正,更重要的是有一種期待,這種期待不就是兩岸共同的期待嗎?這個期待有兩個,一個,兩岸的問題大家必須很誠懇,很務實,大家用理性的方法,用和平的方法來加以處理,這是我們第一個共同的期待;第二個,兩岸畢竟真是一家親,都是炎黃子孫,兄弟可以吵架,但是兄弟不可以忘本,甚至因為吵架而改姓,我覺得這種民族之間的血濃於水的感情問題,還是應該用比較理性和平的方法來解決,對雙方都有利。
忘不了大陸的鄉親
白巖松:時間過得非常快,主席先生,從大陸回來已經一轉眼就快兩個月的時間了,您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會經常想到那短短的幾天大陸行程中的細節嗎?
宋楚瑜:我感受很深的那就是鄉情,很多人問我到大陸上你感受最多的是什麼?第一個,那就是血濃於水的那種感情,我差不多6歲的時候離開大陸,回去之後,尤其回到我的故鄉湖南湘潭,那個真的是滿街滿巷的鄉親對我熱情地招呼,我從他們眼睛裡面看到兩種期待,一個是血濃於水的感情;第二個是希望不要忘本之外,對於兩岸的問題能夠好好去處理。我這個感受很深。
對大陸領導階層刮目相看
宋楚瑜:除了這個感受之外,我也感覺到相當的感動,兩件大事,很多人說大陸最近從改革開放以來進步很大,我覺得進步還不能夠形容我對大陸上實切的感受,我覺得是變化,那就是進步是有形的,變化是找出它為什麼進步的道理,這個變化就是感受出來,百年來那種政治意識形態極端的發展,包括文革也好,看到蘇聯解體的教訓也好,中國領導階層都把這些故事告訴我們,那就是民生為本。這些很務實的變化,這種務實的作風,我感受非常深切。第三個,我真正感受出來,領導階層和許多的幹部非常務實、誠懇地去工作,你說大陸上完全沒有缺點?我想也不必諱言,沿海跟內陸、南北、農村,還有差距,還有很多的問題要解決。
。。
宋楚瑜:讓歷史評價大陸行(2)
但是隻要領導人階層和整體的作風能夠用務實和誠懇的態度去處理的話就有希望,這個方面我倒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