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健康長壽,中年人要健康拼搏,青少年要健康成長,無疑,每一個人都需要“健康”。有了健康,才會有其他的名譽、地位、財富之說,人的價值才可以無限大;失去了健康,其他的一切便都毫無意義了。
人們在用這樣的話說服自己,也反覆用同樣的話勸勉朋友。一個簡單的比喻便說明了一個深奧的哲理,沒有人對這種說法提出疑義,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可惜的是,這個真理往往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閒聊時的慨嘆,一旦投入到忙碌的現實生活中,便統統拋諸腦後了。
在我年輕的時候,剛剛走出學校的大門,在邊疆地區的土炕上,與當地的幹部、與廣大貧下中農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讀著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同志感人肺腑的事蹟,動情地聲淚俱下。一名平凡的、非凡的英雄形象,高高地矗立在我的面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幾十年來,焦裕祿同志親民、忠誠、剛毅的品格,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真可謂“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
“焦裕祿,好人啊!”我對這名好人的崇敬是永恆的。
隨著閱歷的增長,我對他的“怨”也逐漸加深:千不該,萬不該,你不該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為什麼非要抱病堅持工作?
當一場大火燒起來的時候,當一次大水肆虐的時候,當一場戰鬥搏殺的時候,當一次礦難搶救的時候,往往都有英雄獻身,突發事件激起他們體內不可控制的潛能,最後長眠於自己堅守的崗位上……如同我們的聖母女媧,為著補天而氣血耗盡、身心交瘁,倒下的身軀化作山巒,其臂高舉,仍作補天之狀。
而改變蘭考的窮苦面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設若焦裕祿同志不要把革命當作“拼命”,在發現自己患病之後,能珍惜自己的健康,將工作安排給他的戰友,安心治療等待康復,然後再重返崗位,不僅是他個人的幸福,簡直是蘭考之幸、河南之幸、民族之幸!
那些憂國憂民、殫思竭慮、無私奉獻的人們,請聽我說,健康真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的民族在經受了一次“文化大革命”之後,從噩夢中醒來,政治的春天來到了,科學的春天也到了!我們這些戴著紅領巾和團徽長大的中年知識分子,報國有門,全然煥發了青春,將多年以來對“四人幫”倒行逆施的仇恨、報國無門的惆悵、挫折厄運帶來的痛苦,統統化作“跟著黨中央、努力奔四化”的信心和力量,在各自的崗位上拼搏、拼搏、再拼搏,奉獻、奉獻、再奉獻,與此同時各種媒體也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報道中年知識分子不幸英年早逝的噩耗。
當時真苦啊!我們自編了一段順口溜聊以自嘲:“中年好,中年好,幹得多,掙得少。上有老,下有小,沒有錢,兩口吵,解決不了找領導,領導直誇好、好、好,得到鼓勵繼續跑!”
當時中年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當屬陳景潤了。他身心交瘁地探索著數學領域的哥德巴赫猜想,試圖為我們的民族、為科學去摘取數學皇冠上的鑽石,終於對“1+2”進行翔實證明,被稱為“陳氏定理”。
遺憾的是,陳景潤這個世界頂級的大數學家,在健康知識方面卻是一個“文盲”,他過分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試想,不要說長壽了,就是陳景潤只活到中國人壽齡的平均值,我想他也一定能解開哥德巴赫猜想的“1+1”命題。
那些勤奮刻苦、兢兢業業的工作的狂人們,請聽我說,健康真好!
最近幾年,我試圖將演講口才術、企業策劃術、做人處事術和智力開發術融為一體,為蓬勃發展的民營企業“安魂”,建立起獨特的企業文化,並且擔任了一些企業的顧問,與企業家們有了較多的接觸。
我驚奇地發現,被世人羨慕的許多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幸福。有些人年紀輕輕的便百病纏身,財富和健康,在他們身上不是和諧而是失衡!
我在浙江溫州出差,聽到大富翁王均瑤英年病逝的訊息,著實在企業家中引起強烈震動和反思。但時過境遷,在激烈的競爭之中,依然是空中飛人、晝夜顛倒、酒精自殘……
那些既為著自己又為著社會創造著財富,真正稱得起“精明”的企業家們,請聽我說,健康真好!
我再講一段刻骨銘心、魂牽夢縈的經歷吧。
20世紀80年代,曲嘯曾以一場《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演講震撼了社會,影響了一代青年。曲嘯是我多年行同車、講同臺的親密夥伴和朋友。
1990年5月6日深夜,我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