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既然連夢都實現不了,還有什麼事情值得努力呢?
去年,我發過一條微博:“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努力,只不過是愚蠢導致的後果。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天生難免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這段話在網上的瘋傳,讓我始料不及。更出乎意料的是,評論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罵聲,還有人認真地給我寫下了相當深刻的話:“你在擁有自己的光亮時不要吹熄別人的蠟燭,你不能因為你自己的不喜歡就否定別人。”很莫名其妙是吧?聽完我關於隨機性的看法,你也會知道,我從來都不覺得努力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恰恰相反,我一直相信,在能力沒達到一定程度之前,你連面對隨機性的資格都沒有。
3、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才算是有價值的努力?
去年我和朋友決定從北京去大慶考察幾個商場,臨行前一晚和朋友在外面玩得比較盡興,回到家時間已經比較晚了,擔心睡覺睡過頭會錯過航班,就直接在沙發上靠了一晚。那是我第一次去哈爾濱,十一月份已經很冷了,衣服拿得不夠,下了飛機凍得頭疼,又因為沒有提前訂票,到了哈爾濱之後只買到了去大慶的站票。一晚上沒睡好,凍得頭暈眼花,又在綠皮火車上站了兩個多小時之後,在抵達大慶的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將來必須要寫進回憶錄裡面。可是,回頭仔細一想,這些所謂的“努力”對我最終把生意做好,沒有半毛錢關係。更何況,如果我前一天晚上能早點上床睡覺,多準備點衣服,提前在網上把火車票訂好,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達到同樣的目的。
那次經歷是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縮影——沉溺在這樣對結果沒有直接幫助、只是讓自己遭受了一些痛苦的行為中,並誤以為那就是努力。
當我終於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曾經把無意義的消耗當作努力的人,我才忽然發現:大家覺得很努力的人也許沒那麼勤奮,如果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行動,超過他們也並不困難。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勤奮和努力的理解,幾乎清一色地來自於學校,更精確的說,我們眼中最努力的人,就是那些最能拼命看書和做題的人。實際上,這種理解是極其片面而幼稚的,因為看書和做題本身都是為了一個極其鮮明的目的——透過考試。這種勤奮的付出極其純粹,一般而言,更多的複習時間和更高的複習強度都可以直接提高考試的分數,二者之間的聯絡鮮明而直接,每個人都看得懂。?
但生活的美妙之處卻在於,很多事情在我們沒做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完全沒法理解的。
這就好比學英語,十幾年漫長的歲月裡我都在幻想,要透過多麼複雜的流程、多麼精密的設計、多麼全面的涉及和多麼不可思議的努力,才能像說中文一樣說英語,並且不必在開口之前設計它的句式時態詞彙然後再流利地“背誦”出來。誰不是這麼設想的呢?可惜,它從來沒有實現。
直到去了美國兩年左右之後,我忽然發現自己可以已經毫無障礙地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了。這並非由於採用了什麼新的學習方法,而是因為去了印第安納之後身邊中國人很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只能被迫用英語去交流和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我並沒有認真想過自己每天進步了多少,也沒有階段性的檢驗學習效果,只是不停地去聽和說,因為沒有選擇嘛。忽然有一天我才意識到:咦,自己好像真的做到了。
一個人能獲得的最可貴的能力,都和掌握一門語言一樣。付出的努力不能獲得即時的回饋,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收穫,直到積累到了一定的階段後,忽然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連你自己都不清楚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比如鍛鍊身體、讀書寫作、或是做生意,經歷了足夠的量變終於引起質變的成功,大部分人卻終身難以企及,並不是因為太笨——恰恰相反,是因為他們都太聰明瞭。
觸發人類行動的最基本原理被稱為反射,我們是需要即時回饋的物種,所以絕大多數人對於世界的理解度是線性的。但在更多情況下,事物卻是在漫長的潛伏震盪後爆發,才達成突破的。我現在時常覺得,人在少年時期更容易掌握語言、樂器、美術等這些成年後很難學的技藝,並非因為從小就天資聰穎,而是孩子很少會在每個星期都質疑一次自己的收穫,都是悶頭一練好幾年,直到學會了才知道:哦,自己已經會了。只有聰明的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