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的愧色,如果不是旁人勸酒太過熱情,見酒就頭痛,自己也不會這麼快醒悟的吧。

“如此甚好。”何涉笑意甚濃,突然對自己地決定有些遲起來。

“老師,學生現在是到你這避難來了,還請您庇護。”楚質笑嘻嘻說道。

“嬉皮笑臉,都已經是秀才了,還沒個正經。”何涉輕笑責怪道:“也不知你這個案首是怎麼得來的,給誰人不好,偏偏點中你。

“學生心裡也在納悶,按理說才學遠勝學生的大有人在,可是偏讓學士奪得頭籌,驚訝之餘,學生還似在夢中。”楚質也百思不得其解,人貴有自知之明,自己是什麼水平,楚質心裡十分清楚,考取秀才那肯定是十拿掃穩,名列前茅也不是件稀奇事,公平競爭之下,楚質覺得自己也是有希望奪魁的。

可問題是,在開封府的科考,似乎從來沒有公平可言,若是在成績相當地情況下,優先照顧的肯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而楚質也知道,楚家雖也是書香門第之家,而伯父楚汲是朝廷地二品大員,而自己又是大儒何涉的弟子,身份地位人脈關係是有了,可與權貴世家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開始地時候,楚質還以為是身為開封府推官的三叔楚潛在背後推波助瀾,後來才知道不是,因為楚質參加童子試,為了避嫌,楚潛根本沒有參與此事之中,自然也不清楚錢明逸是經過權衡輕重之後,才決定點楚質為案首地。

其實楚質把自己給看輕了,不提楚家與何涉,單單是他自己,憑著幾首詩詞文章,已經為人所知,也算是一個名士,身上的潛力再也無法掩藏,而在上元燈會上的表現,給錢明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排除與世家權貴有關的學子卷子後,見到一個自己所熟知的名字,錢明逸自然而然的就相中楚質了,這也是人之常情。

“景純,不可妄自菲薄,老夫的弟子豈差於他人,為何不能成為案首。”何涉傲然說道:“不僅能成為案首,日後還要成為解元、會元、狀元。”

三元及第,真是好大的野望,楚質暗暗苦笑,沒有穿越之前,在出版社工作,正史野史,奇聞逸事,楚質雖不敢說精通,可都有了解,也清楚中國自有科舉制度到結束,能做到三元及第的人,只有區區十幾個。

唐朝似乎有三個,而文風鼎盛的宋朝自然人數最多,根據楚質的瞭解,自大宋開國到現在,好像已經有四個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現在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連范仲淹、歐陽修、蘇軾這樣的牛人也沒有做到,這分明是強人所難嘛,楚質垂頭喪氣想到。

“為何愁眉不展的,是否沒有信心?”何涉輕斥起來,也不知哪來的信心使他相信楚質一定可以做到三元及第的。

“回稟老師,確實有些難度。”楚質幽幽說道:“科舉維艱,學生可不敢保證。”

捋須沉吟了下,何涉突然問道:“景純,過幾日貢試開考,可有興趣參加?”

“老師,您這話是什麼意思。”楚質莫明其妙問道,自己不過是個秀才,還沒有成為舉人,哪裡有資格參加貢試。

“你不必多言,只要回答是或否。”何涉說道,掠過一絲神秘笑容。

迷惑不解看向何涉,楚質考慮了片刻,拱手說道:“學生一切聽從老師吩咐,想必老師應該不會坑害學生的吧。”

“小子滑頭。”何涉笑罵道,從懷裡掏出一個信封遞給楚質。

“舉薦書。”從沒有密封的信封內取出信函輕輕展開,楚質驚訝道,隨之明瞭起來,恐怕恐怕也只有這個方法,才能讓自己名正言順的參加貢試。

隋朝以前,沒有科舉制度,朝廷選拔官員靠的就是舉薦,可以直接為官,可是現在是宋朝,當然沒有那麼容易,不過有了舉薦書,可以不經解試,直接參加貢試,當然,不是誰的舉薦書都管用的,如果沒有一點份量,主持貢試的官員才懶得理會。

看著舉薦書落款處的幾個名字,單憑高若訥這三字,參加貢試肯定沒有問題,何涉的神通廣大,楚質當然不感到奇怪,可是卻惑何涉為什麼讓自己參加貢試,難道不清楚以自己現在的才學,若是參加貢試,名落孫山那是肯定的事。

( )

第一百一十九章 邀請

景純,考慮清楚與否?”何涉微笑說道:“機會在後那就只有再等幾年了。。***”

近幾年來,隨著錄取進士的數額逐漸增多,官員一年比一比以成倍速度增長,皇帝以及朝廷大員也意識到冗官的隱患,也不敢頻繁開科取士,雖然還沒有規定三年舉行一次考試,不過隱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