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水和空氣,以及鄉里鄉親的親情和人味兒,對於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才行。

德志看到了村民所說的學校。只有四間平方,沒有瓦片,是現澆混泥土的屋面,窗戶上已經沒了玻璃,還有幾塊破碎的玻璃,掛在木框上,呲牙咧嘴地向人示威。操場上長滿了野草,有一塊小方塊的平臺,還看得出是升旗的地方,可惜沒有了旗杆,只有一個曾埋設旗杆的窩兒。

教室裡沒有桌椅,只有掉漆的黑板。教室裡堆放的是雜草和苞谷杆子,這所希望小學,花了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不少銀子,村幹部用公款吃遍周圍農戶的臘肉,弄了所學校,現在竟然滿目瘡痍、萬分淒涼,這個場景,德志相信肯定不是“青基會”所希望看到的。

說起這件事,尹懋唏噓不已,感嘆大山深處也有“黑心人”。德志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罪惡!”尹懋豎起大拇指,說:“很對!”

尹懋說:“德志,你怎麼對路不熟,是不是等我來了才到村組裡?”

德志說:“哪裡哪裡!我一般從大路走,很少走小路。這條小路,我走過一兩次,不太熟。為了你,因你才來,登山少,怕走不好,走不遠。”

尹懋冷笑了幾聲,說:“哦,是嗎?那太感謝你了。”

德志心想,壞了,這人是領導特意派來的,目的很明顯,是想監督檢查德志在村裡的工作,但說的很好聽,說什麼來學習,來取經,來歸州,為了開展新專案,打基礎,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檢查德志,看他有沒有什麼問題。那以後,說話要小心,別不經過大腦,什麼都說,你對他推心置腹,說不定將來就把這話當成攻擊的武器,讓人死無葬身之地。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看來是真的。

尹懋提出休息一會兒,德志沒意見,誰讓尹懋年紀要大一些呢。在黃土地上,看到有些青石露在外面,被雨水沖刷之後,看起來很乾淨。尹懋就找塊石頭坐下來,德志也找到了一塊,坐下來喘氣,擦擦汗,說些閒話。遠處傳來青蛙的叫聲,賈家坡有水,南方人又愛吃米飯,就開闢出了水田,可以用來種些水稻。

山坡上的梯田,種上水稻,富有層次,一級一級的,立體感很強。如果會畫畫,畫下來肯定很美。德志從小喜歡看小人書,但是沒有正兒八經地學習過畫畫。對此美景,只有記在腦海中了。有一部膠捲相機,因為照了之後,又要拿到照相館去洗出來,嫌麻煩。再就是,尹懋在旁邊,德志如果拍照了一下景物,尹懋說不定要告密狀。思來想去,德志忍住沒有把相機拿出來。

二人休息一會兒後,繼續爬坡。當看到一條村裡的較寬一點的土路時,德志對尹懋說:“這就是村裡的大路了,我常從大路走,不費力,就是時間要用的多一些。”尹懋點了點頭。

路邊上下,住了一些農戶,比較集中,水管從房子後面的山坡上經過,德志說:“現在還沒有開挖水管管槽,因莊稼還沒收割,如果這時候硬要開挖,條件尚不成熟。毀壞人家的青苗,是要賠償的。我們的預算裡,沒有賠款這筆資金。只有做他們思想工作,讓村民支援了。”

德志接著說:“中間這些農戶不是受益戶,他們自己做的有簡易的水池,這次不受益,也是一個隱患在內。因為,宮家樑子的農戶需要吃水,水管必須從他們這裡經過。”

尹懋說:“就是資金太有限了,沒有預算幫他們解決吃水困難,他們既然不受益,恐怕就不會支援水利專案,不好埋設水管,不會讓宮家樑子的農戶吃到自來水了。”

德志說:“沒錯。我也擔心這個問題。搞不好,這個專案會失敗。”

尹懋說:“爭取吧,往好的地方努力。”

他們來到水源池,看到這裡有三口水窖,但是隻有一口水窖上方水,另兩口水窖沒有水,雖是盛夏,但就是沒有活水流出來。很是奇怪。有水的水窖,水已經滿溢位來,流到旁邊的溝裡,溝旁邊水草茂盛,有一條黑蛇從溝裡爬過去,迅速鑽進旁邊的土豆秧子裡。

德志介紹說:“這水窖是鄉水利站修建的。鄉黨委書記是這個村出去的人,他的父母還在宮家樑子居住,吃水困難。他們把這裡的水引到宮支書家後面山坡上的水池裡,透過水管,將水引到各家各戶,其中就有賈書記的父母家。”

尹懋說:“那麼說,宮家樑子也有姓賈的?”

德志說:“是的。我們要求政府從村裡撤項,否則不進村實施專案。當時考慮的是,政府做事跟我們機構不一樣,我們要做的比政府要好一些才行。如果他們不撤項,我們又夾雜在他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