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的質量。相比其他還是黑白頁的報章,《新報》未來的市場必然會擴充套件,而且還會走得更加遠。”
顧堯坤就像一早備好的臺詞,朗朗上口的說道。
“一千萬。”葉景誠並沒有把對方的話聽近耳裡,淡然的舉起一根手指進行報價。
“不可能!”幾個創辦人將談判的事情交由顧堯坤,除了因為他有一副好的口才,再者他已經將這裡當作自己的家,又怎麼可能輕易將這個家賤賣呢?
“那你覺得多少合適?”
一旁的袁天帆反問顧堯坤,並且挖出對方老底,說道:“顧社長,我想你應該知道我從事哪一行,你們《新報》當初向滙豐銀行借款,銀行就對報社進行了評估,價值只有一千二百萬。”
“這個…”顧堯坤一時語結,他還真忘了葉景誠這條線,還是袁天帆搭起來的。以兩人一路過來的對話和稱呼,關係肯定不淺。他用的這一招瞞天過海,在對方面前根本無所遁形。
“不過你說的一千二百萬,已經是上一年的事情。這一段時間報社銷量大幅提升,再加上潛在的市場價值,肯定不止這個數目。”
在另外兩人看來,顧堯坤這番話只是死鴨子嘴硬。就算報社市場份額有所提升,它的價值也不可能一下子飆升上來。
“所以我就說咯,你覺得多少合適?”袁天帆笑了笑,別有深意的看著顧堯坤,等待他接下來的答覆。
稍微思量了一番,顧堯坤報價道:“一千八百萬,我只有這麼大的權利。再低我只能先找股東商量,再過幾天才能給你們答覆。”
三個人懷著不一樣心思的,現場一時間變得沉默。
“顧社長也算是《新報》的重臣,不知道這份報章賣出去之後,你自己以後有什麼安排?”葉景誠開啟一個突破口,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報社賣了給其他人,顧堯坤得不得重用是一個問題。
即使他可以選擇跳槽,問題同級別的報社裡面,欠缺的是中下層的人才,高層相對沒有那麼稀罕。除非他肯降低自己的身份,入職低一級層次的報社,那樣做個社長還沒問題。
“一千五百萬,只要你可以勸服那幾個股東,社長一職還是你的。”葉景誠繼續誘之以利。
原本打算開聲的顧堯坤,再次沉默了下來。說不動心肯定是假的,吃多了鮑參翅肚,難道他還非得去吃鹹魚青菜?
“請允許我打個電話請示。”(未完待續。)
第121章 有殺錯,沒放過
得到葉景誠的同意,顧堯坤撥打了一個電話,轉過身小聲的進行交談。
“兩位可能要多稍等片刻,報社的股東現在過來。”這件事沒有太多的阻力,甚至幾名股東親自到場商談,價格還是定在一千五百萬。
成功收購了《新報》,葉景誠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兌現了顧堯坤的願望,繼續給他擔任《新報》社長。這個人能坐到這個位置,辦事能力再差那也有個限度。
隔日,葉景誠又找到好幾家小型傳媒。《新報》人手不足的問題,最好解決方法就是挖,而且不是一個個的挖,是連整間傳媒公司一起挖過來。
這個就是財大氣粗的優勢,《新報》總價值不過一千五百萬。而葉景誠為了填充人手,直接丟出四百七十萬。將和《三料王》這兩家傳媒,分別以三百萬和一百七十萬收購得手。
特別是《信報財經新聞》,因為《新報》在財經報料這一個板塊,只能算內行看外行,外行看觀眾。專業性質還有待提高。
所以這一次的收購,將為《新報》帶來一股不小的力量。更何況還是買一送三的情況,買一間傳媒公司送三個領導人才,包括羅治平、林行止,還有他的妻子駱友梅。
這對夫妻檔一開始是要求保留一定股份的,哪怕只有5%。但是葉景誠一句話,直接讓兩人啞火。他收購《信報財經新聞》,結果無非是併入《新報》。前者5%的股份,換到後者可以有多少?更何況葉景誠給他們的承諾和薪資。已經遠遠超過那份股份所得。
不過以《新報》現時的發行量,葉景誠這一系列挖人的行動。無疑將原本收入就不多的報社,造成更大的負擔。他甚至還要每個月倒貼一小筆。
這一點也是《新報》幾個股東寧願降價出售,也不願意為報社多新增人手的原因。
但是在葉景誠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首先他並不打算靠報社盈利,只需要做到自負盈虧已經足夠。其次是看中傳媒的群眾力量,必要時可以為他帶來不少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