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部分

流寇的事宜,頂多就是掩飾一下襄陽府城失陷的某些事情,這也不奇怪,到了這個份上,誰都想著自保,看看今日的表現,孫傳庭和方孔炤也好不到哪裡去。

簡單的判斷之後,高起潛認為這個忙可以幫,而且在他的職權範圍之內,至於說楊嗣昌等人要質疑,他也有辦法應對。

很快,高起潛拿出紙筆,開始給皇上寫密函了。

孫傳庭和方孔炤等人也不會閒著,襄陽府城為何失守,在他們看來依舊是迷霧重重,雖然有從襄陽府城來計程車大夫和商賈,但這些人根本不知道府城是如何失守的,也不知道廝殺究竟如何,他們都在家中躲避,不會出去看熱鬧。

也就是說,真正瞭解情況的,只有參與廝殺的軍士,可惜這些軍士都是左良玉麾下的軍士,孫傳庭也想著找到襄陽府守備衙門的軍士,但一直沒有能夠如願。

孫傳庭和方孔炤分析過了,襄陽水師指揮使的供詞,有不合適的地方仔細推敲下來,更是有說不通的地方,但兩人不能夠隨便懷疑。

有人進入官驛的訊息,兩人幾乎在同一時間知曉。

兩人很清楚,襄陽府城失陷的事情,肯定複雜,但肯定不了了之。

第六百三十一章各取所需

兩天時間過去,襄陽府城失陷的結論終於出來了,承擔主要責任的是已經死亡的襄陽水師指揮使,因為指揮使的倒戈,投降流寇,裡應外合,導致襄陽府城失陷,襄陽府李知府等官員寧死不屈,抗擊流寇,以身殉職,應該得到朝廷的表彰。

其他人也有責任,五省總督孫傳庭、湖廣巡撫方孔炤判斷不明,楊嗣昌代表皇上予以訓誡,要求其戴罪立功,徹底打敗流寇。

湖廣總兵左良玉沒有任何的責任,相反其派遣的兩萬軍士馳援襄陽府城,因為突然出現的變故,導致其損失慘重,朝廷應予以撫慰。

追究襄陽府城失陷不是楊嗣昌和高起潛最為主要的事情,他們需要拿出來實實在在的辦法,如何的收復襄陽府城,如何的打敗流寇,這期間孫傳庭提出來了不少的建議,楊嗣昌和高起潛商議之後,最終認為調遣大軍進入湖廣與河南,抗擊勢大的流寇,為最佳辦法。

經過琢磨,楊嗣昌提議調遣駐紮在松江府的松江總兵劉良佐,率領大軍進入湖廣,聽從五省總督孫傳庭的調遣,劉良佐麾下號稱十萬大軍,儘管楊嗣昌和高起潛都不相信劉良佐麾下能夠有這麼多的軍士,但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楊嗣昌同時還做出了決定,湖廣、河南、四川、陝西以及山西總兵,悉數聽從孫傳庭的調遣,這一次必須要集中力量,給與流寇毀滅性的打擊,從根本上徹底剿滅流寇。

不知不覺間,一場全範圍的決戰和廝殺,慢慢的浮出水面。

儘管遭遇到訓斥,可孫傳庭還是非常高興的。身為五省總督,他雖然可以調遣諸多地方的兵力,但受到的掣肘也是很多的,畢竟各地的總兵都要顧及到本地方的利益,不可能傾巢出動剿滅流寇,那樣很多的城池都處於無人防守的狀態。孫傳庭真的這樣做了,各省的巡撫都不會答應,再說流寇移動速度本來就很快,五省大軍真的集中起來,導致其他更加重要的城池失陷,那孫傳庭是無法承擔責任的。

調遣駐紮松江的劉良佐到河南與湖廣剿滅流寇,這的確增加了力量,讓孫傳庭信心大增。

楊嗣昌做出的這些決定,得到了高起潛的支援。

表面看起來。兩人之間的配合是很不錯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湖廣總兵左良玉深夜拜訪高起潛的事情,楊嗣昌是知曉的,他和高起潛悉數都居住在官驛裡面,不可能不知道,雖說左良玉逗留的時間很短,不過幾分鐘的時間,但想要表明態度足夠了。至於說左良玉找到高起潛是什麼事情,楊嗣昌更是明白。

襄陽水師指揮使的供詞。楊嗣昌看第一遍就察覺出來了大問題,不過一個指揮使,怎麼可能控制襄陽府城的南門,知府和參將等人幹什麼去了,戰鬥廝殺激烈的時候,知府和參將應是在南門鎮守的。讓一個指揮使控制了南門,並且開啟南門,與流寇裡應外合,這豈不是笑話了。

楊嗣昌倒不是懷疑左良玉與流寇勾結,這沒有可能性。畢竟左良玉本人在武昌府,沒有到襄陽府城去,而是派遣其麾下的參將率領兩萬大軍去守衛,不過那位參將的表現,是值得懷疑的,襄陽水師指揮使肯定是見過參將的,可供詞之中隻字未提。

越是掩飾,就越是表現出來問題。

楊嗣昌憑著直覺,感覺到這個參將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