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部分

在平盧先鋒使烏承毗手上吃了個大敗仗。

一時間;即便李隆基讓皇子掛帥;原本就是別有用心;武惠妃卻不想讓別人坐地撈聲望;少不得暗示李林甫;在朝中鼓吹契丹作亂不以為懼;年年用兵軍馬疲敝;百姓不堪重負等等;再加上如宋憬等不少高官名臣紛紛奏稱這些年連續用兵;國庫開支巨大;李隆基頓時猶豫了起來。然而;真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在於戶部尚書裴耀卿無可奈何的上奏。

因為宇文融的罷相貶斥;再加上度支奏抄時交接混亂;整個戶部丟失的文件不計其數;吐蕃前幾年又是連番用兵;而國庫幾乎就要見底了;萬萬擔負不起又一場大戰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儘管李隆基這些年漸漸看重邊功;對於可突於竟敢捋自己這大唐天子的虎鬚簡直火冒三丈;但國用不足卻是事實。因此;哪怕忠王李浚這個掛名元帥已經在光順門和百官見過了;從將到兵已經都選完了;但他最終還是以平盧軍馬破了契丹為由;下令兵馬緩行。可是;被國庫給拖累了的這一次用兵;他卻難免耿耿於懷;思來想去便在此後召見宰相時抱怨了起來。

“之前宇文融主持救災以及河道事宜;多少刺史面對困局不思進取;只知道等著朝廷撥款拿主意;實在是讓朕失望得很”

裴光庭和蕭嵩對於李隆基突然又提到宇文融這個名字;本來同時心中咯噔一下;誰知道天子倏然間話鋒一轉:“看看雲州長史杜君禮;一座廢置四十餘年的廢城;朕前頭撥給了固安公主一千匹帛;而後又撥給了他一千匹帛;就靠著這麼一丁點財帛;他硬生生將一座廢城打造成了固若金湯的堅城;而且又平地打造了懷仁縣;如今甚至更收納了奚族度稽部;著實不負朕的宣撫使之名倘若人人都如同他這般善經營;大唐無飢餒矣”

幸好幸好;說的是杜士儀;不是說宇文融

裴光庭舒了一口大氣。而蕭嵩因為心腹中書舍人裴寬回來對杜士儀好一通盛讚;他愛屋及烏;再加上天子已經擺明了態度;他便笑著說道:“不錯;此次若不是雲州杜長史收納了奚族度稽部;而幽州趙長史又安撫了奧失部和元俟折部;可突於恐將為大患杜長史經營雲州今已兩載有餘;如今雲州糧食幾乎已經自給;而且採石炭供給幽州;輸南糧供給太原府以南以北各州縣;並轉運關內道;著實是功勞苦勞不小。”

儘管如今不用和蕭嵩擠在一箇中書省裡;但裴光庭看不慣蕭嵩出身文臣卻無甚才學;與其多有紛爭;可此刻為了反對而反對;未免違逆了天子的心意。於是;他想到雲州如今幾乎是杜士儀的天下;自己選派的雲中縣令以及縣丞等等屬官起行在即;便笑眯眯地說道:“以杜君禮才俊;雲州一隅之地恐不能展才。臣因陛下信賴;掌門下省事務;給事中一職至關重要;如今只得一薛侃;另外尚有缺虛位以待;臣以為杜君禮正合適。”

當初宇文融許給杜士儀的便是給事中;如今裴光庭又是直接拿出給事中一職;不明所以的蕭嵩登時愣住了。見兩位宰相彼此互相打量;李隆基心中透亮如同明鏡;卻是久久沒有說話。

他當年先後用姚崇宋憬張嘉貞張說;和他們搭班子的都是甘於做陪襯的人;可自從李元和杜暹開始;他就有意讓兩個宰相互相制衡了。如今國事已經平順;和當年一個宰相一言九鼎另一個宰相拾遺補缺;如此能夠儘快推行各種政令相比;現在這種格局自有合時宜的地方。

“杜君禮在中樞;不過是一詞采華茂的才子而已;然放在地方;卻更能大放異彩。”

李隆基一句話結束了兩個宰相的爭論;隨即沉聲說道:“朕有意將太原以北諸軍節度改為河東節度使;兼北都留守;河東道支度營田使。太原尹李量老成持重;河東節度自是非他莫屬。這樣吧;以杜君禮為代州長史;判都督事;兼河東節度副使;大同軍使;督朔州、蔚州、代州、雲州、忻州、嵐州。至於雲州長史……”

仔細斟酌了又斟酌;想到如今的雲州依然百廢待興;更何況一應政令需要延續性;如今的雲州不但能自給自足;更能給河東諸州帶來效益;李隆基便若有所思地說道:“便由雲州司馬王子羽接任;宣撫副使苗含液任雲州司馬。燕公說之和杜君禮都看好的人;絕非單純的好酒之輩。”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六百二十五章 為副節度賀!

原本一場轟轟烈烈的對契丹戰事;還沒開始就突然落幕了;不但朝中反響不小;傳到雲州時也使得上下一片譁然。雲中守捉的兵馬也就罷了;從羅盈到侯希逸到南霽雲;儘管都惋惜立不得戰功;但真要說多耿耿於懷卻也未必。然而;對於本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