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北方只有第三軍,中央軍,第五軍、新一軍和新二軍,只有十三個師的兵力,以現在華夏軍的裝備和戰鬥力,掌握戰場主動權,爭取區域性優勢,蒙古軍沒有勝利的可能。一旦失去主動權,就會陷入被動,畢竟兵力相差太遠。
藍玫瑰不能確定,在猶豫當中。嘎爾迪也在猶豫當中,他接任這個總元帥以後,並沒有急於發動進攻。嘎爾迪是智謀型統帥,他不是伯顏,也不是阿里海牙,更不是脫脫查干這些人。嘎爾迪已經七十歲,他這個爺爺和孫子忽必烈年紀一樣,只是比忽必烈大一歲。連年的征戰並沒有讓他狂妄,反倒是越見深沉,用兵更加謹慎,也沒有輕易的小瞧任何人。剛剛接手這個位置,嘎爾迪第一件事就是找相關的人,研究藍玫瑰的戰術特點和裝備特點。
越是研究越是感到心驚,越是小心謹慎。藍玫瑰的年齡和性別在嘎爾迪的眼裡,和軍事才能沒有關係。能保持不敗的紀錄,這絕對不是幸運,也不是一般的才能。當嘎爾迪放下全部資料的時候,不得不承認,藍玫瑰絕對稱得上天才。伯顏這些人敗在她手裡一點不冤。
就是有這些瞭解,阿爾迪沒有對任何人談起他的作戰計劃,也沒有向軍中任何將領說起,而是不斷的釋出命令對軍隊進行調整,擺出的是防守的架勢。
噶嘎爾迪沒有小瞧藍玫瑰,當然也就知道藍玫瑰不會相信。就是因為藍玫瑰不會相信,華夏軍才無法做出相對的調整。嘎爾迪有自己的打算,他透過了解知道,藍玫瑰的華夏軍戰術特殊,武器裝備也特殊,嘎爾迪不動,他就是在做準備。他已經研究出來對付華夏軍的辦法,可是經濟力量的弱小,讓蒙古需要時間進行準備。在準備完以前,嘎爾迪不想讓藍玫瑰瞭解他的想法。
藍玫瑰不知道情報,但是戰場直覺讓她懷疑嘎爾迪在做準備,想知道嘎爾迪在幹什麼,以便做出相應的調整。
兩方主帥都在各自的想辦法,張久派出去的人也開始行動。在通往開封的道路上,戴淳領著他的行動小組在快速的前進。已經離開毫州前線三天了,這次是處長親自下達的任務,軍情處第一行動組的戴淳沒有派出其他組員,而是親自帶隊前來。
戴淳知道這個情報是如何重要,處長都想親自前來。這讓戴淳感到一絲凝重,親口保證,一定儘快的搞清楚蒙古軍的情報。所以沒有用任何人,而是親自帶領四名組員,前往開封。
戴淳知道毫州就是蒙古軍前線,連情報部都無法弄到的情報,一個毫州鎮撫使,是不可能知道什麼的。想了解最高的作戰計劃,別說這些小將領,恐怕不是核心人物不會知道的。為此戴淳決定親自趕往開封,進入蒙古軍的中樞地方,弄清情況。
一連幾天的時間,戴淳和三名組員,避開大路,沿著荒無人煙的地方,抄近路直奔開封。這是蒙古軍總元帥嘎爾迪的地方,應該知道作戰計劃。戴淳看得出來,王爺很重視這個嘎爾迪。戴淳有自己的想法,要是有機會,就潛進帥府,把這個嘎爾迪殺掉,沒有了三軍主帥,看看蒙古軍還有什麼玩的。
一直到第五天時間,戴淳的偵查小組成功到達開封,這裡倒是沒有什麼大戰前的緊張氣氛,只是在城門前有士兵把手,盤查往來的行人。戴淳吩咐幾句,四個人分開,分別向城裡去。本來以為很難進城的,沒想到卻很順利。城門的盤查並不嚴格,四個人很順利的進入到開封。
這是原來的大宋國都,雖然已經百年過去,可是昔日的繁華和重要還是可以見到的。街道寬闊,市面也很熱鬧。戴淳四人扮成了行腳商人。掌櫃是戴淳,其他組員是長隨。
住在了賓歸客棧。這裡還不錯,環境乾淨,也許是戰爭的原因,出門的人不多,整個客棧也沒有多少人,老闆也是無精打采的。一個商人,竟然非常摳門的要一個房間,竟然和下人住在一起,老闆對這樣小氣的商人見得多了,也懶得客氣。
樓上一個大房間裡四張床鋪,戴淳沒有去下面的大廳吃飯,而是把飯菜送到了房間,不過看到吃食還是很大方的,老闆的臉上有了一點笑容。
在閒談中天以漸漸的快黑了,戴淳也不知道該向什麼地方下手,本來在開封有情報部的人員,戴淳沒有設法聯絡。軍情處有軍情處自己的方法,不想動用情報部的力量,他們既然查不出來,就是沒有辦法,還是軍情處自己的辦法管用,直接高效。
戴淳打算找一個高階官員的家,在這些人嘴裡知道一些情況。幾個人打算休息,半夜出動偵察。突然聽到外面一陣喧譁,開啟門看看,發現一個年輕女子,手裡拿著馬鞭,一身蒙古人打扮,不過長得不錯。帶著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