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她的努力。
“夫人,愚民之見,何須顧之”
“張先生,你知道歐洲觀察家們如何看待中國的未來嗎?”
姬麗反問一句
“他們並不認為光復後,中國能夠選擇出一個共和政權,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皇帝,絕大多數農民和士紳不可能選擇出一個總統,他們會選出一個皇帝,只不過這個皇帝與過去的“大清皇帝”或者歐洲“某某國王”不同,他是“中國人的皇帝”,一字之差,玄機可就大了。前者代表的是君權神授,國王對上帝負責,或者皇帝對上天負責,而後者是經由民眾公決產生,相當於君主與人民簽下了神聖社會契約後的君權民授,他們認為未來的中國的體制,可能類似於希臘,成為帶有皇冠的共和制”
說著姬麗深吸一口氣,盯視著面前張浩。
“愚民之見,無論是未來我的丈夫是在民授君權的情況下成為皇帝,或是成為總統,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就是他的權力來自於人民,也就是你口中的愚民之見使得我的丈夫得到權力與地位如果沒有那些民眾支援,我的丈夫永遠不可能得到的那一切,無論是皇帝,或是總統,最終造就他的不是他的財富,而是人民人民可以將他推上皇位,同樣也可以把讓他離開皇位。”
她這句聲音不大的話語,卻象是驚雷般的在張浩的耳中響起,以至於的半響都說不出話來,終於在他感覺到自己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的時候,張浩直視著面前的坐著的夫人,他想從這張俏顏中找到一絲的做作,但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對水汪汪的美眸中的坦然,先前的那番話絕不是做作之詞,而且夫人的肺腑之言。
“夫人”
說著話,張浩站起身行了一個深鞠躬。
“我想僅憑您的這番話,即足以贏得所有人的尊敬”
同樣的肺腑之言從張浩的口中吐出。姬麗並沒想到張浩會說出這句話,先前的那番話在她看來只是理所當然的話語,在她看來無論是得到或是失去,最終決定的都將是人民,也正因如此,她才會非常在意民眾對她的認同,同樣希望得到民眾對自己的認同。就像得到相公的家人對自己的認同一樣,她非常在意。
“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所有的中國人,我是一個稱職的中國人的妻子,雖然我的膚色、相貌與他們不同,但我同樣是一箇中國人”
姬麗的語氣顯得有的些迫切,她知道無論如何都要悍衛自己的家庭與愛情,而這一切又與中國人是否認同她划著等號。
她絕不願看到丈夫因為自己失去他應該得到的,也正因如此,她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禮物,換得民眾對她的好感,好感總是慢慢的培養的。
說話時,姬麗將一份帶有英國海軍部的檔案放到茶几上。
“買他們買下來,他們將會成為我回到中國時,送給國人的一份禮物”
翻開的檔案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張浩的震驚幾不亞於先前,愣愣的看著上面的兩個數字,他抬頭望著夫人。
“夫人,這這錢”
“錢我自己來想辦法”
心想著的時候,姬麗環視著眼前這間客廳,希望姐姐能夠答應自己吧
“夫人,如果您願意的話,可以呼叫執政劃的經費,畢竟這同樣也是為了國家”
張浩在一旁輕聲提醒道,
“不那是政府的錢,不是我能動用的,買下它們並未獲得執政府的許可,更何況我希望能夠籍此機會,獲得民眾對我的認可即便是相公的錢,我也不會用我要自己買下這艘軍艦”
姬麗搖頭說道,她知道所謂的執政划來的經費,實際上根本就是從自己的家中流出的資金,各國拒絕向南京移交關餘使得執政府的開支非常緊張,雖說以產業公司擔保的方式從外國銀行以及產業銀行獲得了近兩千萬英鎊貸款,可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滿足執政府龐大的開支。
為了緩解執政府的經濟危機,執政府發行了兩千萬英鎊的債券,而相公本身則先後拿出多達一千六百餘萬英鎊,用於認購執政府發行的二十年期以及三十年期面值一千八百萬英鎊的債券,即便如此那兩百萬英鎊的債券發行依然是困難重重。
畢竟一個新生甚至尚不為外界承認的政權所發行的債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更何況利息較低,最後那兩百萬英鎊的債券,還是靠著上海、江蘇、湖北等地的本國銀行和錢莊吸收。
錢
執政府的資金並不充裕,打仗要花錢、購買機器要花錢,辦學校同樣也要花錢,把南京建成一座首都也要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