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浴場便修好了。
在工兵修建機場、地勤組裝飛機的時候,他悄悄的用裝飛機的木箱,修好了一條荒廢在岸上的小漁船,然後乘坐他出海釣魚,當天晚上,大傢伙就吃了一頓海鮮,儘管還不夠填牙縫的,不過儘管如此,馬明曉卻發現這兩天,似乎大家只要沒事,就會提著釣杆乘船去海釣。
“也不怕船被軍艦撞沉!”
從不吃魚的馬明曉在心裡嘀咕著,躺在行軍『床』上的他忍受著沙漠裡的燥熱,瞧著那邊仍裝在木箱中的飛機,心下更是鬱悶到極點,組裝飛機需要時間,而組裝飛機的順序卻是編隊的番號和飛機編號順序進行,而他的飛機編號,卻恰是第九航空隊的末號,這意味著他將是全隊最後一個得到飛機。
而在飛機沒組裝完成之前,他只能呆在帳蓬裡,眼巴巴的看著別人盡享著天空帶來的自由。
“560馬力星型發動機、木質雙翼、海鷗型上翼、鋼管、杜拉鋁機身、布制後機身、最大時速280公里”
閉著眼睛馬明曉可以清楚的道出剛剛服役的九年式飛機的引數,根據試飛結果,九年式飛機是全世界最好的戰鬥機,在一千米高度盤旋360度只需要8秒,在馬明曉看來,九年式戰鬥機是完美無缺的雙翼機,至少在單翼機服役之前。
在大戰前,皇家近衛陸軍航空隊便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的機群,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甚至就連同在外界看來沒有任何用處的運輸機,在陸軍航空隊中都可以看到,而近2000架飛機更超過全世界其它國家總和的數倍。
但在數量眾多的飛機之中,九年式飛機卻是最先進的,大功率十二缸星型發動機帶來的高速、機頭機槍帶來的強大火力、防彈座艙帶來的生存力,而相比於普通戰機,九年式飛機的機腹或機翼下方還能攜帶200公斤炸彈,可以說,沒有比九年式飛機更完美的飛機了,可現在,他的九年式,卻趴在木箱中睡著大覺,就像現在馬明曉自己一樣。
“該死的,真不知道,為什麼要裝大象!”
一想到自己還不知道要睡多少天,馬明曉就不平的抱怨著,如果不是因為要組裝12架大象式轟炸運輸機,也許他的九年式已經完成了組裝,現在他正在天空中享受著飛行,享受著空中的涼風,而不是陸地上的燥熱。
抱怨的同時,馬明曉將視線投向遠處的那幾架龐然大物,那是幾架大型雙翼機,九年式戰鬥機與其相比,就像是嬰兒和大人的差別,“大象”式,那是飛行員們為其取的外號,而現在大象式卻取代了它的官方命名“八式”轟炸運輸,寬達三十米的機翼間,四臺560馬力發動機,事實上九年式大功率十二缸星型發動機就是為其開發的。
這種轟炸機是在陛下的直接過問下的,由中航技歷時三年方才研發成功,其間摔掉了六架試驗機,十餘名飛行員死傷,可以說,在中航技研發歷史上,從沒有那一種飛機,『花』費了那麼多錢、死傷了那麼多飛行員。
最終,這一切,在陛下以及陸軍航空隊高層看來都是值的,攜帶2。5噸炸彈飛行2400公里,作戰半徑超過一千公里,從沒有那一種飛機能飛那麼遠,而且還攜帶那麼多炸彈。
這是一種可以改變戰爭程序的武器!
陛下曾經如此稱讚過“大象”,但在馬明曉看來,這種飛機根本就是“累贅”,在去年的一次演習之中,他曾攻擊過六式轟炸機群,轟炸機在遭到戰鬥機攻擊時,生存力非常令人懷疑。
“最多一百發子彈,就能擊落一架轟炸機!”
至少在馬明曉看來,轟炸機機動『性』差、速度慢,在空戰中,這是致命的!可一個“小兵”是無法左右航空隊高層的決定,更無法改變陛下那要建立“戰略空軍”的決心。
“能不能考慮一下巴格達!”
在一架已經完成組裝的“大象”式轟炸機機腹下方,戴著航空隊特有的軟簷軍帽的對隊長嘀咕著。
“大象、大象,一頭蠢象!”
在航空隊中,這個笑話早已經傳開了,而從接到作戰任務之後,蘇光華就想象著透過一場“戰略轟炸”,改變眾人對轟炸機以及戰略轟炸的偏見,從而為轟炸機和轟炸機部隊正名。
“轟炸巴格達?”
檢查著機艙內掛架的徐煥升整個人一愣,然後有些詫異的看著自己的副隊長。
“咱們接到的任務是轟炸鐵路樞紐,阻止土耳其人集結軍隊,轟炸巴格達,估計即便是咱們申請了,也不見得能得到批准!”
政治後果,這是戰略轟炸出現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