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0部分

問道,以往他都是填好新曲交給靜嫻時,她總是按照曲牌,規規矩矩的練唱,從不會違意,所以他才會有現在的奇怪。

“瞧你,難得浮日半閒,這外頭這麼亂,唱高了,可不就挑起你的心思,我真想能像這樣低沉的白頭到老,平平安安,那才稱心呢”

靜嫻的幾句話,只說得楊度心頭酸楚楚的,先是點頭,爾後又搖頭。

“你不知,老爺我這些年那”

話聲略沉,楊度有些無奈的說道。

“看似風光,可風光之後,卻是處處當小心,事事謹慎,受了這麼多年的腋窩氣,又豈是他人所知”

想著過去九年自己遭的那份罪,楊度便是一嘆,眯上眼睛,手輕輕的摟過靜嫻,緊緊的偎依著。

外人從不知道,早在九年前,他楊度便在調查局裡存在檔、備了案,可以說是靠著賣友求榮,才有了後來的平安,立憲黨後來一日不如一日,也和他那份小心謹慎不無關係,可有時候,為了平息黨內的不滿,他又不得不令人在上議院發起種種看似“潑皮手段”,結果立憲黨成了一個笑話,反倒最後讓民主黨得了便宜。

心不甘

楊度豈會心甘,當年他可是曾想過要做內閣總理大臣,可現在呢?就這個立憲黨黨魁都不見得能做穩了,可也就是過去的九年的沉寂,讓他意識到,想要過個安生日子,怕也只有把欽命內閣“點下去”,這樣便可以明證言順的從調查局中取出一些東西,至少讓自己不再為調查局所制。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他才會密會梁啟超,同其達成立憲黨與民主黨合併為“民主立憲黨”的原因,兩黨合一,在省議院便佔有過壓倒優勢,而在國會下院也有近半之優勢,若是稍加操作,沒準有機會奪取過半優勢,但最終卻要實現政黨組閣。

現在楊度的早絕了當內閣總理大臣的心理,至少他暫時沒了這份心思,只剩下一個“政黨組閣”的願望了,如果實現這個願望,那梁啟超為內閣總理大臣,他楊度,這位獲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的楊博士出任司法大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而調查局卻是受命於司法部,到那時,這扣在腦門上的緊箍咒才有機會取下來。

只要那緊箍咒取了下來,想到那一天,楊度的內心再次燃燒起一股野心,一股他從未曾真正放棄的野心。

暫時先讓一讓梁啟超吧讓他去打頭陣,管他外界怎麼說,有著“東廠”之稱的調查局還不清楚?自己只管在背後出謀劃策就行,若是調查局的人找到自己,大不了就在他思索著應對之策時,卻聽著門房走過來通傳道。

“德意志帝國駐華商務代辦馬爾贊求見”

德意志帝國駐華商務代辦?

門房的通傳只讓楊度一愣,這什麼駐華商務代辦處,根本就是外交部和德國人合夥搞出來的名堂,一邊向人家宣戰,另一邊又以“體恤大量德商、德僑為中國經濟、實業、教育作出非凡貢獻”,所以呢?就“實不忍心以敵僑待之”,於是便整出了這麼一個商務代辦處,事實還是德國大使館的原班人馬,這所謂的宣戰,至少就現在看來,德國人吃了大虧,但為了避免中國捲入戰爭,反倒是打掉牙往肚裡吞,甚至還說什麼,海外殖民地落到中國人手裡,總勝過落到英國人、法國人手裡。

而現在儘管中國和德國處於“戰爭狀態”,而德國駐華商務代辦馬爾贊,卻在中國依法取締了“中德友好協會”之後,卻又同中國的親德派以及滯留在中國政府機關、企業、大學內的德國僑民,組織了“亞洲與中歐友好協會”,不斷拉攏中國知名人士站在德國一邊,而且不斷透過那些知名人士對外表示“德國無意同中國作戰”、“中國對德宣戰只是迫於壓力”、“中德隨時可進行媾和談判”,總之,現在德國人在中國的活動依然很活躍,甚至就連同陸軍不僅未將德**事顧問關進戰俘營,反而繼續使用著德**事顧問。

對於中德兩國間的這種“戰爭狀態”,英國公使朱爾典、法國公使康悌、俄國公使克魯朋斯基對中國政府默許親德團體活動極為不滿,他們早已經對政府提出多次抗議,面對他們的抗議外交部的回答非常簡單,合同未到期,而且中國絕不能接受“因解僱德裔顧問、專家、學者而損失十數億元作為代價,去討好他國”。

“總理閣下”

一見到楊度,馬爾贊便禮貌的說道。

“代辦閣下”

點下頭,算是打個招呼,楊度便伸手請馬爾贊坐下。

“不知此次代辦閣下,來此所為何事?”

一邊令人泡茶,楊度便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