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一隊衛兵列隊從跑道上走過。
日落西山,夜幕降臨,曾熾熱的天氣隨著太陽的下山,慢慢的涼了下來,之前沸騰的機場此時顯得非常安全,只有亮著燈的地方,地勤兵仍在那裡組裝著飛機,只有這些動靜才能讓人感覺到機場還有人存在。
大約在凌晨兩點鐘,從機場西邊的停機坪上迸出幾簇火苗,那火苗很快就匯成了大火,成為了沖天火焰。
“著火啦”
守夜的衛兵們叫喊道,並向著著火的地點衝去,警笛拉響了,刺耳的警報聲在夜空中回dàng著,陸軍航空隊的飛行員們和地勤人員紛紛衝出屋子,許多人身上只穿著內衣,一手拎著槍一手拎著水桶。
在遠處還不斷的傳來jī烈的槍聲,顯然是機場遭到了襲擊,等到機場的衛兵趕到的時候,他們看到地上散落著十幾具屍體,在屍體周圍還站著幾十名陸軍士兵,還有兩輛卡車,顯然是那些陸軍計程車兵正好經過,同這些焚燒飛機的阿拉伯人發生了遭遇戰。
此時開著消防車的地勤趕到了,但是火勢太大了,烈焰高騰著,有十數米高,連數公里外的海面上停泊的軍艦上的海軍官兵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此時轟炸機油箱內的燃料在火焰中不斷的轟然爆炸,又引燃了停機坪上的另幾架飛機。TXT電子書下載**
雖然上千人參與了這場救火行動,但直到天才將火勢控制住,等到大火全部熄滅之後,幾架飛機燒的只剩下了骨架。
這是航空隊自從進入阿拉伯之後,遭受的最嚴重的損失。
“是內志士兵!”
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訊息悄悄的傳開了,襲擊機場的是內志王國計程車兵!
天sè還未放白,原本隨軍趕來的戰地記者們,立即在第一時間聚集到了現場,在採訪現場,記者們不斷的將鏡頭對準地上的屍體,屍體上的內志王國的軍裝,再充分不過的證實了敵人是誰,從何處來。
而面對記者的採訪,李芹軍看著自己的飛機被燒成這個樣子,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任憑記者發問,卻是一言不發,全由副手回答,沉默良久之後,他突然走出人群,頭也不回的向廢墟走去,此時,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他壓抑的心中的悲憤之意。
bō斯灣機場遭到阿拉伯人偷襲的訊息立即第一時間透過記者傳回國內,並取代對巴格達的轟炸成為各類華文報紙的頭版頭條,而所有的頭版頭條匯在一起,卻匯成了一條民意——“這是戰爭!”。
對於內志王國可恥的偷襲,中國應該如何回應?以戰爭對戰爭!以戰爭制止戰爭!在戰爭面前,中國從未曾妥協過,這一次也不會!
在滔滔民意中,身處皇宮中的陳默然卻是笑了起來。
“我們來到阿拉伯是為了解放阿拉伯的民眾,然而當地一些阿拉伯貴族為了維護他們的特權,以出賣阿拉伯民族的利益為代價,選擇同土耳其人合作,這是對民族的背叛,他們叫喊著發動一場對異教徒的“聖戰”。
對於所謂的“聖戰”,我們原本著透過商討解決中國和阿拉伯民族之間誤會,但是內志王國派出軍隊對我機場的攻擊,卻使得我們不得不放棄和平解決的幻想”
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
放下報紙,陳默然的看著張靖,這場襲擊並不是所謂的“內志人的聖戰”,而是帝國情報局的傑作,中國需要一個藉口,一個向內志宣戰,並迫使內志割讓一些“貧瘠沙漠”作為安全地帶的藉口。
“陛下,有了這個藉口,我們隨時都可能向內志宣戰!”
望著陛下,張靖不無得意的說道。
所謂的內志軍隊,不過只是帝國情報局僱傭的幾十名沙盜而已,土耳其人煽動阿拉伯人打針對中國異教徒的“聖戰”,而這正好給中國一個機會,僅僅只是靠著“誤shè”的炮彈,還不足以向內志宣戰。
而對巴格達的轟炸,和隨後巴格達的“聖戰”遊行,卻讓張靖看到的機會,有什麼比打著“聖戰”的名義,軍隊遭到內志王**隊“卑鄙的偷襲”更合適的藉口嗎?
在選擇目標的時候,張靖並沒有選擇陸軍的巡邏隊或是其它部隊,他選擇了最近出勁風頭,“能將一個國家荑為平地”的轟炸機部隊,而且機場位於登陸場一帶,那裡集中著來自全國的數百名記者,他們會第一時間把新聞發回國內。
藉助輿論的主動,煽動起整個國家對內志,甚至阿拉伯的敵視,目標也就達到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完全看不到任何cào動的影子,這樣那些反對派才不會挑出什麼máo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