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全世界人民都為此而歡呼雀躍,一切都結束了,張伯倫和墨索里尼拯救了和平。

希特勒要求的這些地方,都是德裔人為主的地方,當地人也願意與德國合併。希特勒抵達當地的時候,都受到了熱烈歡迎,成千上萬的民眾獻上了鮮花,來迎接自己的軍隊。不論是各國輿論,還是當地民眾,都以為,希特勒的要求是正當的,是理所當然的,是民族自決。

我在當時的感覺,以及國內的輿論都認為,這與我們要求收回臺灣的想法差不多。在國內,還引發了一場關於臺灣問題的大討論。很多民眾自發的舉行了小規模遊行,並在日本使館門前靜坐示威,要求把臺灣還回中國。不過,這都是民間的行為,導致了多起打架鬥毆。中日之間有默契在心,並沒有正式的提出要求。但在私下裡,我也婉轉地提醒日本方面,臺灣問題遲早需要解決的。

至於蘇聯,鑑於希特勒已向西方讓步這一事實,斯大林明白英國和法國對於希特勒在東部的目標並不存有敵意,因此開始考慮簽訂一個德蘇協議。

說白了,德國就是杆槍,英法意圖以自打擊蘇聯;蘇聯明白兩國的企圖,竭力避免與德國交戰;希特勒也知道這一點,便與蘇聯簽署了一個互不侵犯條約,準備一個一個解決。所以,二戰不是由於愚蠢才發生的,恰恰相反,這些領導人裡沒有一個是善碴。

若說愚蠢的,不是沒有,波蘭就是比較白痴。

是個人都清楚,捷克倒下了,下一個就會是波蘭。波蘭人卻帶頭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它出兵佔領了特斯申地區。我知道此事後,只有一個評價——“利慾薰心,鬼迷心竅”。

天賜良機,希特勒迅速在斯洛伐克和拉瑟尼亞成立了傀儡政府,把它們從捷克分離出去。接下來,匈牙利提出領土要求,並得到滿足。

至39年4月為止,德國又佔領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捷克斯洛伐克被瓜分殆盡,正式宣告滅亡。

不過,這也在國際上引起轟動,德國後來的佔領可沒有任何理由,是赤裸裸地侵略行徑。

英國、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對此提出了嚴重警告,宣稱波蘭是不可侵犯的。

但是,德國已經兵強馬壯,希特勒野心勃勃。常言說得好,箭在弦上不的不發,豈能為區區口頭警告而收手。

PS:這兩章,資料較多,都來自網上。

第111章

但澤(德語音譯)又名格但斯克(波蘭語音譯),位於波羅的海格但斯克灣南岸,與維斯瓦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區,透過水路可以與波蘭60%的地區相連,是波蘭第六大城市,也是波蘭最重要的海港、海上貿易的中心和主要造船中心。

凡爾賽條約規定:但澤成為國際聯盟控制下的自由市。佔多數的德國人無權自行決定舉行公投,從而變成爭議性的德國的一部分。實際上,但澤為波蘭所控制。

8月初,希特勒提出,要波蘭歸還但澤市,提供享有治外法權的通往東普魯士的陸地走廊。

對波蘭人來講,這絕對是異想天開。要知道,東普魯士是德國的一塊飛地,一旦透過但澤走廊與德國聯結,就對波蘭形成了包圍之勢。捷克斯洛伐克的下場歷歷在目。理所當然,波蘭直接拒絕了希特勒的要求。

不過,形勢已經不同了。

如果說,希特勒擴軍備戰,是一場賭博;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是一種試探;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次冒險;那麼,希特勒要波蘭歸還但澤走廊,就是胸有成竹了。

法國外長宣稱波蘭是不可侵犯的,是它在東歐的盟國。英國首相也承諾:“如果德意志帝國膽敢入侵波蘭,英法聯軍將直搗魯爾谷地”。

這些對波蘭人是莫大的支援,但對希特勒而言卻一文不值。波蘭與法國之間存在盟約,是波蘭人的盟國。但波蘭人忘記了,捷克斯洛伐克何嘗沒有與法國簽約,還不是被瓜分的一乾二淨。

9月初,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和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條款。《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十年,該條約規定,“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締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

事實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解除了希特勒的後顧之憂。現在德國已不是兩面受敵,蘇聯不再是德國的敵人。在某種程度上,蘇聯倒成為德國的盟國了。

一週以後,9月11日凌晨,德意志帝國軍隊利用夜幕的掩護,在230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出動15個機械化師,3000多輛坦克和戰車,